[发明专利]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和微生物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62025.0 | 申请日: | 201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2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小山光明;若松俊一;忍和歌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波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5/02 | 分类号: | G01N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压电振子对例如菌体等微生物的存在与否或者微生物的增殖速度进行检测的方法和微生物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食品安全的意识正在提高,早期发现使食品或饮料等腐败的腐败菌成为重要的课题。
以往,作为进行在食品或饮料等中是否含有腐败菌的判断的方法,使用Immuno Assay(免疫计测法)、ELISA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酶结合免疫吸附法)、气相色谱质量分析仪(GC/MS: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ry)、液相色谱质量分析仪(LC/MS:Liquid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ry)等的计测法,但是测定的前处理繁杂,判定的精度也不能说充分。从而,通常为花费很长时间来培养腐败菌的方法。
该培养方法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将可能存在于试样溶液中的腐败菌,在培养温度为30℃~60℃下,例如花费2天到4天进行培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菌丛的目视检查。但是,该方法难以适用于食物或饮料等需要在短期间内进行判定的试验对象,存在制造后短期间内不能出厂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用于识别生物试样的方法,其涉及:与传感器阵列结合的成分通过测定其表面上的质量的增加而被直接决定,以及表面的质量增加的检查方法是用石英振子天平,生物试样是真菌、病毒、细菌,但是没有记载本发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0-513436(权利要求第1、7和15项)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更短的期间内简便且迅速地检测试样溶液中微生物的有无或者微生物的增殖速度的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用在两面形成有电极的压电振子,对在该压电振子的一面侧的电极形成的作为吸附层的培养基层,供给可能混入有作为检测对象的微生物的试样溶液的工序;和
通过振荡电路使该压电振子振荡、并测定压电振子的振荡频率的工序,其中,
基于上述振荡频率的经时变化,求得微生物的有无和微生物的增殖速度中的至少一者。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用在两面形成有电极的压电振子,对在该压电振子的一面侧的电极形成的作为吸附层的抗体层,供给可能混入有具有通过抗原抗体反应而吸附于上述抗体层的抗原的作为检测对象的微生物的试样溶液的工序;
对上述抗体膜供给液体培养基的工序;和
通过振荡电路使该压电振子振荡、并测定压电振子的振荡频率的工序,其中,
基于上述振荡频率的经时变化,求得微生物的有无和微生物的增殖速度中的至少一者。
另外,举出上述检测方法的具体例子。
(a)培养基是层厚为0.1μm~1μm的灭菌琼脂培养基。
(b)上述压电振子包括:在两面形成电极而构成的微生物检测用第一振动区域;和隔着弹性的边界层设置在与上述第一振动区域不同的区域、且在上述压电振子的两面形成电极而构成的参照用第二振动区域,在上述第一振动区域的一面侧的电极形成有上述吸附层,在上述第二振动区域的任意电极均不形成吸附层。
(c)包括将上述振荡频率的测定值作为时间序列数据显示在显示部的工序。
(d)测定上述振荡频率的经时变化的工序,在将压电振子放入到具备温度调节部的恒温的培养容器内的状态下进行。
(e)微生物是菌体。
进而,其他发明是一种检测装置,其使用在两面形成有电极的压电振子,使作为检测对象的微生物吸附于在该压电振子的一面侧的电极形成的抗体层,基于从该压电振子得到的振荡频率的经时变化,求得微生物的有无和微生物的增殖速度中的至少一者,由此对检测对象物进行检测,该检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培养容器,其具有被供给试样溶液的培养空间,用于在该培养空间中以朝向形成有上述抗体层的面的方式保持压电振子;
试样溶液供给部,其对该培养容器供给试样溶液,该试样溶液可能混入有具有通过抗原抗体反应而吸附于上述抗体层的抗原的作为检测对象的微生物;
对上述培养容器供给液体培养基的培养基供给部;和
用于使上述压电振子振荡的振荡电路。
举出上述检测装置的具体例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波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波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20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