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茶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062143.1 申请日: 2011-03-15
公开(公告)号: CN102160590A 公开(公告)日: 2011-08-24
发明(设计)人: 陈成;刘文玉;杨大毅;常洪娟;吕伟民 申请(专利权)人: 黑龙江省轻工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A23F3/34 分类号: A23F3/3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50030 黑***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复合 乳酸菌 发酵 果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以苹果、山楂、胡萝卜为原料,采用复合乳酸菌发酵技术,生产发酵果茶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茶的制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人类免疫系统功能显著降低,导致各类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来降低疾病的发病率,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有效途径之一。乳酸菌胞外多糖是乳酸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到细胞壁外常渗于培养基的一类糖类化合物,有的依附于微生物细胞壁形成荚膜,称为荚膜多糖;有的进入培养基形成粘液,称为粘液多糖,它们都是微生物适应环境的产物。

果茶是人们日常经常饮用的饮料之一,大都以各种蔬菜水果为原料,经过合理配伍、打浆、稳定剂调整状态、酸味剂和甜味剂调整口味后而制成,虽然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缺乏保健功能。

国内外的科技工作者对乳酸菌的保健作用的研究表明,乳酸菌的代谢产物可以调节胃肠道菌群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降低血清胆固醇,促进人体消化等多项生理功能,这些研究成果为如何充分利用乳酸菌的保健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苹果、山楂、胡萝卜混合浆料为发酵底物,接种直投式复合乳酸菌发酵剂,制备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茶的制备方法。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苹果、山楂、胡萝卜为原料,采用复合乳酸菌发酵技术,制备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中所涉及的百分比除另有注明之外为质量比,本发明的产品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制备的:

1.发酵菌株的选择及培养基的制备

A菌——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CICC 20408,Lactococcus lactis subsp.cremoris。

培养基为:酵母浸膏7.5克,蛋白胨7.5克,葡萄糖10克,磷酸二氢钾2克,番茄汁100毫升,吐温80 0.5毫升,水900毫升,pH7.0。

B菌——副干酪乳杆菌CICC 20246,Lactobacillus paracasei。

C菌——短乳杆菌CICC 6239,Lactobacillus brevis。

D菌——嗜酸乳杆菌CICC 22150,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B菌、C菌、D菌培养基均为:酪蛋白胨10.0g,牛肉膏10.0g,酵母粉5.0g,葡萄糖5.0g,乙酸钠5.0g,柠檬酸二胺2.0g,Tween 80 1.0g,K2HPO4 2.0g,MgSO4.7H2O 0.2g,MnSO4.H2O 0.05g,CaCO3 20.0g,蒸馏水1.0L,pH6.8。

2.发酵菌种的制备过程

2.1冻干菌粉末的活化

分别量取0.9%的生理盐水10ml于4只试管内,经121℃灭菌20分钟冷却至30℃,将4株乳酸菌安瓶内的冻干菌粉末在无菌状态下全部倒入0.9%的生理盐水中,震荡使其溶解,在30℃恒温箱中静止活化30分钟,备用。

2.2发酵菌种扩大培养

2.2.1一级发酵种子的制备

分别量取4株发酵菌培养基各200ml于4只500ml三角瓶内,121℃灭菌20分钟冷却至30℃,按培养基体积的10%接种2.1步骤中已经活化的菌种,在30℃静止培养18小时,作为一级发酵种子。

2.2.2生产发酵剂的制备

分别向4株发酵菌培养基中加入3%的液态甘油、2%低聚果糖、3%蔗糖,121℃灭菌20分钟冷却至30℃,分别按5%体积比例接种一级发酵种子,30℃静止培养18小时,分别检测活菌数,各生产发酵剂活菌数≥109个/ml,视同为发酵成熟,如果活菌数<109个/ml,继续培养,直至达到109个/ml。

2.3粉末冻干菌种的制备

将成熟的生产发酵剂直投菌种在无菌条件下导入玻璃安瓶中,液面高度低于1cm,加盖瓶塞后放入-30℃冰柜速冻,冻结后将玻璃安瓶用托盘乘装,放入冻干机进行冷冻干燥。

2.4直投式发酵剂的复配

按冻干菌粉末重量,取A菌粉末3-5份,B菌粉末1-3份,C菌粉末2-4份,D菌粉末2-4份充分混匀后真空包装即可用于苹果、山楂、胡萝卜果茶的发酵,加菌量按投料重量的0.012%添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轻工科学研究院,未经黑龙江省轻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21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