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简单、方便的蝇蛆养殖、收集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62583.7 | 申请日: | 201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2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庄义庆;肖婷;杨敬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单 方便 养殖 收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简单方便的蝇蛆养殖、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家蝇属昆虫纲,双翅目,双裂亚目,家蝇科,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比较常见的一种昆虫资源,由于其繁殖速度较快、原料来源广泛、抗病力强、营养丰富且容易开发,近年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实验证明:蝇蛆粉粗蛋白含量58.80%~63.89%之间,含脂肪10%~15%,同时还含有18种氨基酸和16种微量元素。在饲料中添加适量鲜蛆喂蛋鸡,产蛋率提高17%~25%,喂鱼增产22%以上,喂猪生产速度提高19.2%~42%,且节省20%~40%的饲料。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蝇蛆养殖业呈现一种蓬勃发展的势态。各种养殖技术、养殖装置相继出炉,但纵观现有的养殖笼、养殖箱,均存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或是无法摆脱分离、收集的繁重劳动等种种缺陷,这也就阻碍了蝇蛆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致使养殖规模无法扩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养殖收集融为一体的生态养殖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生态蝇蛆养殖装置,包括立柱和横梁组成的单层或多层的框架结构,每一层为一敞口的养殖箱,整体结构均有纱网外罩,外罩侧面有一拉链。每层的敞口养殖箱为双层结构,外层与内层留有2cm宽的空隙,外层较内层壁高,并以弧形结构遮盖空隙。每层养殖箱均有安装于框架上的进食管(Φ=4cm)、进水管和出水管(Φ=2cm)。
本发明提供的生态蝇蛆养殖装置,是幼虫、成虫混合饲养的养殖装置,双层的养殖箱空隙是老熟幼虫化蛹的场所,通过水流将老熟幼虫冲出并收集的方法,干净、方便、省工省力。并可以根据养殖量的多少,适当留种,整个养殖过程不需要另外设备,如有需要可适当添加种源,防止近缘繁殖导致种群衰退。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布局图(不包括外部纱网),但并不要受到附图的限制,养殖箱的数量、大小均可根据具体需要增加或减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附图。本实施例采用矩形不锈钢做框架。有4根立柱和相应的水平横梁组成。每层设有一敞口的水平养殖箱。养殖箱为双层结构,外层与内层留有2cm宽的空隙,外层较内层壁高,并以弧形结构遮盖空隙,每层养殖箱均有安装于框架上的进食管(直径4cm)、进水管和出水管(直径2cm)。
本实施例经使用表明:在保障蝇蛆适宜的环境、充足的饲料、全面的营养情况下,其幼虫、蛹、成虫混合养殖,并各占一部分空间,幼虫主要在养殖箱中取食,成虫飞翔,或在纱网以及悬挂的布条上休息。老熟幼虫则移动到养殖箱双层结构空隙中化蛹。
本实施例仅为了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其范围不受所举实施例的局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25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弃菜叶回收利用生产工艺
- 下一篇:烟蚜越冬保种繁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