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载银活性炭层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抗菌管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62623.8 | 申请日: | 201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9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郑祥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塑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2 | 分类号: | F16L9/12;C02F1/28;C02F1/50;C08L23/06;C08K5/09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15 上海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活性炭 超高 分子量 聚乙烯 pe 抗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材管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较高耐压、耐冲及抗菌能力的具有载银活性炭层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抗菌管。
背景技术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由乙烯、丁二烯单体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聚合而成的平均分子量大于200万的热塑性工程塑料。该材料综合性能可长期在-269至+80℃条件下工作,被称为″令人惊异″的工程塑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工程塑料(UHMW---PE)管道技术在我国目前已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工程采用了这种管道,其制品被广泛应用于日用、工业、文体、交通运输、国防、机械领域。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管,同时也存在着熔体流动性差、成型加工困难、耐热性差以及应力开裂等许多缺点,尤其是主动杀菌抗菌能力薄弱。由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常被用于人们生活用水的输送,尤其是饮用水水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
本发明将阐述一种能够主动杀菌、抗菌的具有载银活性炭层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抗菌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科学,耐压与耐冲能力强,并具有良好主动杀菌、抗菌效果的具有载银活性炭层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抗菌管。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具有载银活性炭层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抗菌管,包括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管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管本体的内壁设有一载银活性炭层,所述载银活性炭层由银离子颗粒层和活性炭层所构成,其中,所述银离子颗粒层载附于所述活性炭层的上端,所述活性炭层的底端紧密贴附于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管本体的内壁中。
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管为润滑剂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管,这样可以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熔点能够下降10℃,改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管的加工性能,并能显著改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管的内壁光滑性,以增加管内的流动性,减少淤堵现象产生,其中,润滑剂为一种共聚物与硬脂酸盐的混合物,润滑剂在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管中的加入量为0.6%~0.8%之间。
所述载银活性炭层紧密布设于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管的内壁。
所述活性炭层的一半融于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管本体之内,所述活性炭层的另一半置于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管本体内壁之外,这样,在起到吸附作用的同时,又起到了增加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管的坚韧度,实现了较高的耐压和耐冲性。
所述银离子颗粒层的厚度为0.2mm-1.2mm,所述银离子颗粒层的底部紧密附着在所述活性炭层的顶端,且所述银离子颗粒层内的银离子颗粒充满所述活性炭层内的缝隙。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利用润滑剂作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管的改性材料,增加管内的流动性;通过将活性炭层的一半融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管本体之内,另一半置于管外,在起到增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管的耐压耐冲性的同时,又起到了良好的吸附作用;利用附着在活性炭层上的银离子颗粒层,使得杀菌效果更加明显与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有载银活性炭层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抗菌管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照图1所示,一种具有载银活性炭层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抗菌管,包括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管本体1,其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管1为润滑剂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管,这样可以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熔点能够下降10℃,改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管的加工性能,并能显著改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管的内壁光滑性,以增加管内的流动性,减少淤堵现象产生,其中,润滑剂为一种共聚物与硬脂酸盐的混合物,润滑剂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管1中的加入量为0.6%~0.8%之间。
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管本体1的内壁设有一载银活性炭层2,载银活性炭层2紧密布设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管1的内壁,
载银活性炭层2由银离子颗粒层21和活性炭层22所构成,其中,活性炭层21的一半融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管1本体之内,活性炭层21的另一半置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管1本体内壁之外,这样,在起到吸附作用的同时,又起到了增加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管1的坚韧度,实现了较高的耐压和耐冲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塑管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塑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26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