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丛生竹的扦插繁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62629.5 | 申请日: | 201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7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其兵;高素萍;江明艳;刘光立;杨丽娟;贾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庆敏;王加岭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丛生 扦插 繁殖 方法 | ||
1.一种丛生竹的扦插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育苗圃地选择及整地:选择光照条件好、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山地黄壤、紫色土或冲积沙壤土作为育苗圃地,圃地先深挖再平整,至少要通过两翻两耙,拣尽杂草树根,每公顷施入腐熟的农家肥37500kg~45000kg,同时对土壤进行杀虫消毒处理,理通地边以利排水;
2)激素处理:将插条浸泡于100~200ppm的IBA溶液或ABT溶液中,或浸泡于1000~2000ppm的IBA溶液或ABT溶液中;
3)扦插:将激素处理的插条斜插入育苗沟中,入土深度6cm~10cm,留最上一节枝叶露出地面,盖土踩紧后,淋水盖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扦插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步骤3)后进行常规的田间管理,包括及时浇水、适时清除杂草,在当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竹苗靠上坡的一侧,距竹苗20~25cm开挖深度10~15cm的施肥穴,雨后每株施N∶P∶K为2∶1∶1的复合肥0.1~0.2kg,并用土覆盖,第二年在4~5月份和7~8月份进行除草追肥,追肥量为每丛500~800g复合肥,分2~3穴施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扦插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插条在100~200ppm的IBA溶液或ABT溶液浸泡10h;或在1000~2000ppm的IBA溶液或ABT溶液中浸泡30s。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扦插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条来自于二年生主枝、二年生次生枝或一年生主枝。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扦插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条的篼部有一些明显的突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扦插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丛生竹为麻竹、大头典竹、撑麻青竹或甜龙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262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ERP管理系统
- 下一篇:横置切流滚筒与纵置双轴流滚筒组合脱粒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