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支付方法、装置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63167.9 | 申请日: | 201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2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G1/14 | 分类号: | G07G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支付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支付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移动终端非常普及,人们的生活工作都离不开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也开始集成越来越多的设备,集成更多的应用,例如多媒体、娱乐等功能,但由于这些功能集成到移动终端上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一般主要由移动终端设备生产厂商控制,使得某些非主流应用一时难以集成到移动终端上,因此基于移动终端的扩展应用也就成了这一需求的补充。
移动支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现在移动支付的实现方案有很多种,主要的方案有两种,一种是基于SIM卡(用户识别模块)的,即将短距离无线射频模块集成到SIM卡中,通过短距离无线射频实现刷卡支付;另一种是基于NFC(近场射频通信)方案,即在移动终端中集成NFC芯片,NFC芯片中集成了短距离无线射频功能。
上面提到的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的实现需要更换SIM卡,需要在移动终端上开发软件或者使用移动终端的STK(SIM Tool Kit,用户识别模块工具包)菜单,该种方案按射频的频段又分13.56MHz和2.4GHz两种频段,该方案不需要更换移动终端,比较容易被用户接受,但是可扩展性较差;第二种方案的实现需要定制移动终端,而且也需要更换SIM卡,主要是基于13.56MHz的频段,该方案的好处是由移动终端厂家直接参与,可扩展性比较好,但由于需要特别定制,推广起来比较困难。
综上所述,现有的移动支付方案可扩展性较差,不能兼顾用户的各方面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支付方法、装置及系统,使移动终端的可扩展性强,且又能兼顾移动支付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移动支付方法,移动终端通过与自身无线连接的外部设备与销售点终端进行通信,完成支付操作。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外部设备通过无线通信通道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的支付命令,以及从所述移动终端获取支付相关信息,再通过另一无线通信通道与所述销售点终端进行支付交易。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支付相关信息包括从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识别模块中获取的相关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移动支付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的移动支付方法,包括中央处理器CPU,以及与该中央处理器CPU相连的存储器、第一接口模块、第二接口模块和安全算法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接口模块,用于与销售点终端通过第一射频通道进行无线连接,完成支付;
所述第二接口模块,用于与无线射频装置通过第二射频通道进行无线连接,从所述无线射频装置获取能量,与所述无线射频装置交换数据;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信息;
所述安全算法模块,用于对支付信息进行安全认证;
所述中央处理器CPU,用于对所述移动支付装置的其它模块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可具有以下特点,还包括与所述中央处理器CPU相连的人机交互模块,用于接收用户指令和显示输出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第一接口模块的第一射频通道为支持13.56MHz无线协议的无线射频通道。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第二接口模块的第二射频通道为支持2.4GHz无线协议的无线射频通道、蓝牙无线射频通道、WiFi无线射频通道或Zigbee无线射频通道。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中央处理器CPU为嵌入式CPU。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安全算法模块包括签名单元和/或加解密单元。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输入单元和输出单元,所述输入单元为按键,所述输出单元为电子纸或显示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移动支付系统,包括移动终端、用户识别模块、无线射频装置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移动支付装置,所述无线射频装置分别与所述移动终端、所述用户识别模块和所述移动支付装置相连。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无线射频装置分别与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用户识别模块接触式相连,与所述移动支付装置通过无线方式相连。
本发明所提供的移动支付方法、装置及系统,使得用户不需要对移动终端的结构作出改进或者更换移动终端的用户识别模块就能够实现移动支付功能,同时还使得移动终端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能够集成更多的应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31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