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田灌溉排水自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63245.5 | 申请日: | 201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2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金秋;邵孝侯;谈俊益;胡秀君;徐姗姗;文涛;李圆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5/16 | 分类号: | A01G25/16;G05D9/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009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田 灌溉 排水 自动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水土工程领域的水田节水灌溉和控制排水技术,其根据农作物的需水规律,以必要的最少灌溉用水量将田间水位控制在所期望的高度,并较为容易地进行灌溉和排水,达到节水、控盐、减少用工的目的。
背景技术
目前,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生活质量、制约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随着人口剧增和工业发展, 将来最大的缺口将是农业用水。同时,偏高的化肥农药施用量、不合理的田间灌溉排水,已经产生了严重的污染和次生盐碱化问题,因此欲实现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节水灌溉、控制排水将成为值得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
20世纪70年代国外开始研究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是根据不同生长阶段作物对水分的不同需求,采用优化的灌溉模式减少灌溉次数和灌溉水量。由于植物各个生理过程对水分亏缺的反应各不相同,作物在某些阶段经受适度的水分胁迫,对于有限缺水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抵抗性效应。因此,基于水分胁迫条件下的作物生理过程的反应,提出了控制灌溉、非充分灌溉、调亏灌溉、精确灌溉等灌溉模式, 即通过人为调控阶段性水分,实现节水和高效灌溉的目的,使传统的丰水高产型灌溉转向节水优产型灌溉。
控制排水技术主要是在田间排水系统的出口设置控制设施,通过控制设施来调节田间的地下水位,达到排水再利用、治理渍害和盐碱化、减少排水对承泄区污染的目的。我国已经开发出自动给水栓、水力自动闸门等田间控制排水设备, 提出了不同作物不同阶段的地下水位控制标准。
田间灌溉排水装置通过控制灌溉的次数和水量, 可以使土壤水分得到充分利用, 从而减少灌溉用水量和调控土壤盐分,减轻对水资源的需求压力。通过控制排水的时间、排水的强度以及农田排水量,可以减少农田排水中氮、磷养分的输出, 改善排水水质, 对改善农田水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常见的灌溉排水装置的原理是采用闸板控制田间水位,同时在控制装置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阀门,需要人工控制灌水和排水,增加了人工成本,多次开关闸板易于造成密封不好而漏水。而且,在突然性大量降雨时难以将田间多余的水及时排出,容易造成作物的渍害和次生盐碱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控制水田水位的装置,解决现有装置操作费时费力,灌溉和排水不及时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水田灌溉排水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位控制柜,水位控制柜的侧壁设置进水管和排水管,排水管伸向水位控制柜内部的开口端安装密封盖,密封盖经拉绳连接至浮球的底部;水位控制柜顶部放置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与水泵相连接,水位控制柜的内侧壁固定调节板,调节板与电磁继电器的触点开关接触,触点开关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分随浮球上下移动。
前述的水田灌溉排水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水管开口端安装密封圈。
前述的水田灌溉排水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水位控制柜的外侧壁并联水位观测管。
前述的水田灌溉排水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水管伸向水位控制柜内部的一端向上弯折成“L”形。
当水位低于灌水停止水位时,水泵通过输水管路自动向稻田灌水;当水位上升到灌水停止水位时,水泵自动停止灌水。当遇到强降雨,水位高于排水水位时,控制柜自动排水;当水位低于排水水位时,浮球下降,排水口密封盖在自重和水压作用下封住管口,停止排水。
水田作物在生长期用水量很大,其不同的生育期中对水田水位的要求也不同, 本发明的装置可以根据水稻生长需求自动控制灌水和排水水位,最大限度利用降雨,减少灌溉用水量, 减轻水资源的需求压力。同时可以有效防止渍害、改良盐碱化土壤,减少农田排水中氮、磷养分的输出, 改善排水水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水田灌溉排水全自动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水田灌溉排水全自动控制装置在水田中的布局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部件的说明:
1交流电源,2水泵,3电磁继电器,4触点开关,5浮球,6调节板,7拉绳,8密封盖,9进水管,10排水管,11灌水停止水位,12排水水位,13水位观测管,14控制柜,15水泵出水管,16水泵房,17主管道,18埋在田间的灌排两用地下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32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