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苯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63337.3 | 申请日: | 201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0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军;付华;李勇;蒋敏;王俊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11/46 | 分类号: | C07C211/46;C07C211/47;C07C211/52;C07C211/58;C07C209/22;C07C217/84;C07C215/68;C07C213/02;C07C229/60;C07C227/08;C07C255/58;C07C25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胺 化合物 合成 方法 | ||
1.一种苯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碱性条件和亚铜催化剂下,芳基硼酸化合物和氨水进行取代反应即得所述苯胺类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苯胺类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式(I)所示:
其中,R表示连接在苯环上的1、2、3、4或5个取代基,所述R各自独立地表示选自H、C1-C20烷基、C2-C20烯基、C2-C20炔基、C6-C20芳基、卤原子、-OH、-NO2、-NH2、-NHR’、-C(=O)OR’、-NHC(=O)R’、-OR’或-C(=O)R’的取代基,其中R’为H、C1-C6烷基、C2-C6烯基、C2-C6炔基、苯基或苄基;或者R一起与苯环形成稠合环系;
且其中所述芳基硼酸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式(II)所示:
式(II)中的取代基R的定义同式(I)。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基R选自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6-C10芳基、卤原子、-OH、-NO2、-NH2、-NHR’、-C(=O)OR’、-NHC(=O)R’、-OR’或-C(=O)R’的取代基,其中R’为H、C1-C6烷基、C2-C6烯基、C2-C6炔基、苯基或苄基。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基R表示F、Cl、Br、I、-OH、-NO2、-COOH、-CHO、-OR”或-NHC(=O)R”,其中R”为H、C1-C6烷基或苯基。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基R的个数为2、3、4或5个,并且其中两个取代基连接在一起成环从而与苯环稠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反应的溶剂为水。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反应的温度为10℃-30℃;所述取代反应的时间为3小时-48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亚铜催化剂为氧化亚铜、碘化亚铜、溴化亚铜和氯化亚铜中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条件是pH值为8-14。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亚铜催化剂、氨水和芳基硼酸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1∶9∶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333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帧编码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视频编码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