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杀螨组合物及其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63462.4 | 申请日: | 201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9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洲;卢桂鲜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保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5/04 | 分类号: | A01N55/04;A01N43/12;A01N41/02;A01N43/713;A01N43/58;A01P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及其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制剂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杀螨组合物及其制剂。
背景技术
螨类俗称“红蜘蛛”或“壁虱”,隶属于蛛形纲,蜱螨亚纲。螨类体长通常在2mm以下。头胸腹愈合为一体而无体节,分为颚体和躯体两个体段,绝大多数若螨和成螨具足4对,以气管呼吸。全世界大约有蜱螨50万种,其中农业害螨主要有叶螨、叶爪螨、细须螨、跗线螨和瘿螨等类群。我国的农业害螨种类有500多种,其中危害严重的约40多种,例如柑橘红蜘蛛、柑橘壁虱、苹果叶螨等,它们主要危害果树和棉花、麦类、蔬菜、烟草、茶叶、玉米、大豆、花生等农田作物。农业害螨体积小、繁殖快、适应性强,易产生抗性,在最适的条件下,1头雌成螨1个月繁殖极限可高达1万多头,是公认的最难防治的有害生物群落。
它们多数用一对口针刺入植物的叶、嫩茎、叶鞘、花蕾、花萼、果实、块根、块茎等的组织,吸取细胞汁液,破坏叶片气孔、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并分泌有毒、有害物质,阻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从而造成如下主要病害症状:使叶片褪绿、发黄、发红、焦枯或形成虫瘿;病害芽畸形;使叶片、果皮呈锈色;使叶片成毛毡状;造成裂果。严重时可使植物落叶、落花、落果,甚至大面积植株枯死,造成产量和品质大幅度下降。
市场上用于防治害螨的杀螨剂种类繁多,有对作物不安全的脒类、有机磷类、有机氯类等高毒杀螨剂;有对人畜毒性低、对螨类有效的菊酯类杀螨剂,但持效期短,要多次使用,并且已产生交互抗性。螺甲螨酯是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开发出来的一个全新作用机制的杀螨剂,其杀螨机制完全不同于现有的各种杀螨剂,能有效提高对害螨的防治效果。螺甲螨酯属于新型季酮酸类杀螨剂,通过抑制害螨体内的脂肪合成,破坏螨虫的能量代谢活动,最终杀死害螨,它是一种全新的、高效非内吸性叶面处理杀螨剂,特别适合于防治对现有杀螨剂产生抗性的有害螨类。但是,单一使用螺甲螨酯的杀螨效果仍然不尽人意。
中国专利CN101437402A公开了一种“具有杀昆虫和杀螨虫特性的有效成分结合物”,该专利用螺甲螨酯和精高效氯氟氰菊酯进行组合,用于防治螨虫和其他科目害虫。但是,精高效氯氟氰菊酯主要防止鳞翅目、鞘翅目等害虫,对螨虫无效。因此,该专利组合物对害螨的防治依然是通过螺甲螨酯实现,无法提高其对害螨的防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杀螨组合物及其制剂,使得该组合物及其制剂能够提高对害螨的防效。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杀螨组合物,由螺甲螨酯和三唑锡、炔螨特、四螨嗪或哒螨灵中的一种组成。
螺甲螨酯是螺环季酮酸类杀螨剂,对红蜘蛛、黄蜘蛛、锈壁虱、荼黄螨、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等均有很好防效,可用于柑桔、葡萄等果树和茄子、辣椒、番茄等茄科作物的螨害治理。其作用机理是影响害螨的发育,干扰其脂质体的生物合成,尤其对幼虫阶段有较好的活性,同时还可产生卵巢管闭合作用,降低害螨成虫繁殖能力,大大减少产卵数量。螺甲螨酯与现有杀螨剂之间无交互抗性,适用于防治对现有杀螨剂产生抗性的有害螨类。
三唑锡属中等毒性、触杀性杀螨剂,适用于防治果树、蔬菜上多种害螨,可杀灭若螨、成螨和夏卵,对光稳定,残效期长,对作物安全,无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对蜜蜂毒性低,是一种广谱杀螨剂。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神经组织信息传递,使害螨麻痹死亡。
炔螨特是美国Uniroyal公司1968年研制成功的高效低毒、无内吸性、低残留、具有触杀和胃毒双重作用的有机硫广谱杀螨剂,可有效防治苹果树,棉花,黄瓜,葡萄,玉米,坚果,大豆,核果,番茄和蔬菜上的金螨属和叶螨属以及广泛的食植性螨类。炔螨特不仅能杀灭多种害螨,还可杀灭对其它杀螨剂已产生抗药性的害螨,不论杀成螨、若螨、幼螨及螨卵效果均较好。其作用机理是药剂进入昆虫体内氧化成毒杀能力更强的杀虫物质,抑制害虫体内神经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破坏昆虫正常的神经传导,使害虫麻痹、拒食而死亡。此外,炔螨特具有选择性,对蜜蜂及天敌较安全,残效持久,对人畜及自然环境危害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保作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联保作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34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