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发酵生产核糖核酸的热带假丝酵母菌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063488.9 申请日: 2011-03-16
公开(公告)号: CN102676406A 公开(公告)日: 2012-09-19
发明(设计)人: 应汉杰;任华景;柏建新;陈晓春;曹家明;陈勇;熊健;吴菁岚;谢婧婧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同凯兆业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16 分类号: C12N1/16;C12P19/34;C12R1/74
代理公司: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代理人: 刘丹妮
地址: 210009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发酵 生产 核糖核酸 热带 酵母菌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产核糖核酸的酵母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简称RNA)是一类十分重要的生物大分子物质。RNA不仅在基因表达和蛋白质生物合成中起着关键作用,并且能促进细胞诸多生理功能。随着研究深入,核糖核酸在医药、保健、农业、食品加工等行业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在医药上RNA作为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其降解后得到的核苷酸、核苷及碱基都是用途广泛的药物,它们的衍生物在抗肿瘤和抗病毒方面的应用则更为显著。科学研究证明人体的衰老与体内合成核酸能力的高低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加,合成核酸的能力会逐渐减弱,造成体内核酸及组成成分的不足,产生人体各种衰老现象;在保护环境方面,核糖核酸作为绿色农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核糖核酸及其降解物的衍生物作为抗菌素,可用于防治植物病菌的农药,这类农药对人体无毒害,对环境无污染。

盛建国等(食品工业科技,2007,28(1):140-142)分别以原糖液、糖化液和废糖蜜作为碳源培养热带假丝酵母K-79株,发现以原糖液为碳源时RNA含量最高为8.6%。周震等(工业微生物,2002,32(3):28-32)利用2%的葡萄糖培养热带假丝酵母QZN0209株,RNA含量达到13.9%。

离子注入技术作为一种生物品种改良的新技术已在诱变育种、植物转基因、生命起源和进化以及环境辐射与人类健康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其中,在微生物诱变育种的研究中,离子注入已广泛用于对微生物菌种的诱变育种,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离子注入与传统诱变源相比,除了具有能量沉积效应外,还有动量传递、质量沉积及电荷中和与交换效应,是一种将物理诱变和化学诱变特性集于一身的综合诱变方法,能够在低剂量注入、细胞损伤较轻的情况下,强烈地影响生物细胞的生理、生化性能,造成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碱基的改变,诱发染色体结构变异。离子注入在很短的时间内同时发生能量沉积、动量传递、质量沉积和电荷交换4个过程。离子束的溅射好比一把手术刀,对微生物体进行细微加工,使生物体表面层层剥离,后来的离子就可穿行较长的距离,落在预定的位置上(余增亮。生物技术引论[M]。安徽:安徽科技出版社,1998)。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的陈祖华(微生物学报,2000,27(3):174-177)用N+离子注入诱变处理热带假丝酵母,经筛选,获得了1株能够利用正十二烷烃发酵产生长链二元酸的高产菌,在底物浓度为15%(体积比)下产酸量由43.5%g/L上升到73.2%g/L。王纪(微生物学杂志,1998,18(4):25-28)等通过离子注入诱变筛选得到一株遗传性能稳定的高产菌,得率较出发菌提高55%~60%。虞龙(激光生物学报,1998,8,(3):218~220)和姚建铭(生物工程学报,2000,4(16):47-48)分别用低能离子注入选育的VC高产菌株和花生四烯酸(AA)产生菌,其发酵水平双双创国内外新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株高产核糖核酸的菌株及利用该菌株进行发酵的适宜条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发酵生产核糖核酸的热带假丝酵母菌,该热带假丝酵母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4204。

这种作为生产菌株的高产核糖核酸的热带假丝酵母菌的分类命名为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RJ-36,目前该菌株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 No.4204,保藏日期为2010年09月30日。该菌株是通过对土壤筛选到的酵母菌进行低能离子束注入,然后将诱变后的菌株转接于平板培养基中培养,挑选单菌落转接于麦芽汁斜面培养,后经含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的液体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培养从而筛选出的核糖核酸高产菌。

CGMCC No.4204菌株具有下述性质:

1、菌落形态学特征:

在葡萄糖—酵母汁—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30℃,3天,细胞呈球形或卵球形,其中大小约1~5μm×5~30μm。在麦芽汁琼脂上菌落为白色到奶油色,无光泽或稍有光泽。软而平滑或部分有皱纹。培养时间长时,菌落变硬。在加盖玻片的玉米粉琼脂培养基上培养,可看到大量的假菌丝和芽生孢子。

2、生理与生化特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同凯兆业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同凯兆业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34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