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扭矩螺纹钢横肋对正线性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63500.6 | 申请日: | 201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9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杨乐彬;宁勇;郭锟;关中华;赵勇;赵瑞明;吴志强;李凯;杨兆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1/16 | 分类号: | B21B31/16;B21H3/04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郎彼得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扭矩 螺纹钢 线性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扭矩螺纹钢横肋对正线性调节装置,属于轧钢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精轧螺纹钢筋是国外上世纪七十年代由原联邦德国开发出来的螺纹钢筋。钢筋外形要求在任意截面处都能用带有配套内螺纹的连接器进行连接,或者用配套螺帽进行锚固。此精轧螺纹钢筋的左右两部分螺纹呈螺旋线状,即此精轧螺纹钢筋可以像螺栓配螺帽那样装配。主要解决了高强度钢筋无法焊接问题,如GBT-20065-2006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还解决了在不具备焊接条件的现场进行施工的难题,如煤矿井下矿山锚固。
精轧螺纹的核心技术是:如何在二辊轧机上实现两个轧辊沿圆周位置连续错位调整,从而消除从减速机分配箱开始,万向接轴,到轧辊轴套整个传动链上的装配间隙。从而确保轧制实现钢筋两面横肋对正形成完整的一个螺旋线。怎样快速高效的对两面横肋调整成完整的一个螺旋线,成为高效轧制螺纹钢的突破口。
中国专利CN2756350公开了一种螺纹钢横肋形成螺旋线的装置,它位于轧机机列下传动接轴总成上,并与其融为一体,包括接轴体2、带内齿花键的轴套4、外齿花键7等部件,其中接轴体2、外齿花键7也是组成下传动接轴总成的零件,其结构要点是:带内齿花键的轴套4端头旁边设有蜗轮6,在接轴体2上与蜗轮6相应的位置对称地设有两根蜗杆5,蜗杆5与蜗轮6构成蜗轮副;蜗轮6内孔与带内齿花键的轴套4有相同的内齿花键,并与外齿花键7构成了花键副;带内齿花键的轴套4与接轴体2之间设有胀套1。当轧机列上下轧辊横肋刻槽中心线不重合时,转动蜗杆5即可调节下轧辊的相对角位移,直至横肋刻槽中心线重合,这样生产出了的螺纹钢横肋就能形成螺旋线。该专利的不足在于: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实践证明:每次上线轧制时,需要将4-5个联接螺栓松开,相位调整时间至少在1小时左右,费时费力,不能实现快速高效调节。
中国专利申请CN101758082A公开了一种具有线性调节功能的相位调节器,它被安装在轧机机列任一传动接轴上。包括固定在中间芯轴10上的左调整盘4与右调整盘5,以及两个调整柱销6;左调整盘4依靠联接螺栓9与轧辊轴套3联接,右调整盘5依靠联接螺栓8与万向接轴7联接成一体;两个调整柱销6位于左、右调整盘结合处,两个调整盘与中间芯轴10组成转动副。当轧机列两轧辊横肋刻槽中性线不重合时,调整柱销6,左调整盘4在两个调整柱销6的旋进、松退的力偶作用下,能够在0-8°圆周范围内实现任意线性正、反转动。该专利申请的不足在于:本调节器传动扭矩的主体部件是两个球头螺栓柱销,接触面积小,不耐咬钢冲击。当调整角度接近极限位置时,柱销顶压力方向与轴线方向偏离严重,容易损坏柱销螺纹。在生产GBT-20065-2006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PSB785、PSB830等超高强度精轧螺纹钢时,容易出现传动失效,因此不能适应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扭矩螺纹钢横肋对正线性调节装置。此线性调节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线性无级调节且调节精度高,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任何松动错位现象,一次调节定位后可连续生产,对于精轧螺纹钢筋的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扭矩螺纹钢横肋对正线性调节装置,包括左调整盘、右调整盘、中间芯轴和锁紧螺母,所述的左调整盘和右调整盘通过中间芯轴相互交叉的连接在一起,中间芯轴通过锁紧螺母沿中间芯轴轴向被固定在左调整盘和右调整盘之间;其特征在于,在左调整盘的边缘对称设置有两个楔子孔,在右调整盘的边缘对称设置有两个楔子孔;一个楔子贯穿设置在左调整盘的楔子孔和右调整盘的楔子孔中,另外一个楔子贯穿设置在左调整盘的另一个楔子孔和右调整盘的另一个楔子孔中;所述的楔子中贯穿设置有一个调节螺栓。
通过调松锁紧螺母调节左调整盘、右调整盘绕中间芯轴做一定角度的相对转动,此转动角度即为可调整的角度。
所述的楔子为锥形楔子,斜度为1∶10。
所述的楔子孔的断面形状与楔子的横截面相适应,均为一组对边为圆弧的方形。
楔子的形状和结构保证了两个调整盘无论沿中间芯轴转动与否,其与楔子孔的接触均为圆弧面接触,大大增加了系统的刚度,克服了其他调节器的点状或线状接触的不足。本发明通过调整两个楔子的轴向运动位置配合固定左调整盘和右调整盘相对转动角度。
所述左调整盘和右调整盘上分别设置有插槽。
本发明在左调整盘和右调整盘上设置有插槽的优点在于,增强两调整盘与中间芯轴的连接强度,提升装置运转的机械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35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