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镧取代钛酸铜铋钠巨介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63645.6 | 申请日: | 201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9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杨祖培;晁小练;任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475 | 分类号: | C04B35/475;C04B35/622;C04B41/88;H01B3/12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申忠才 |
地址: | 71006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代 钛酸铜铋钠巨介电 陶瓷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镧取代钛酸铜铋钠巨介电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用通式Na0.5[Bi(1-x)Lax]0.5Cu3Ti4O12表示的材料组成,式中0<x≤0.2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镧取代钛酸铜铋钠巨介电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在通式Na0.5[Bi(1-x)Lax]0.5Cu3Ti4O12中,x的取值为0.10。
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镧取代钛酸铜铋钠巨介电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述步骤:
(1)配料合成
按上述通式化学计量的化学计量分别称取原料Na2CO3、Bi2O3、La2O3、CuO、TiO2,混合均匀,将原料混合物装入尼龙罐中,加入分散剂无水乙醇和球磨介质玛瑙球,无水乙醇与原料混合物的质量比为1∶1.5~2.5,用球磨400转/分钟球磨10小时,分离玛瑙球,将原料混合物放入干燥箱内80℃干燥5~10小时,用研钵研细,过80目筛;
(2)预烧
将过80目筛后的原料混合物置于氧化铝坩埚内,用玛瑙棒压实,使其压实密度为1.5g/cm3,加盖,置于电阻炉内850~930℃预烧保温5~15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出炉;
(3)造粒
将预烧后的烧块用研钵研细,过160目筛,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聚乙烯醇水溶液和丙三醇,混合原料与质量分数为5%的聚乙烯醇水溶液、丙三醇的质量比为1∶0.05~0.09∶0.005~0.02,搅拌,自然干燥,用研钵研细,过120目筛,制成球状粉粒;
(4)压片
将造粒后的球状粉粒放入直径为15mm的不锈钢模具内,用100MPa的压力将其压制成15mm的圆柱状坯件;
(5)排胶
将圆柱状坯件放入电阻炉内,500℃保温1小时,排除有机物;
(6)烧结
在铝坩埚盖上均匀铺Na0.5Bi0.5Cu3Ti4O12陶瓷粉,在1100℃烧结7.5小时,降到室温,重复烧结步骤三次,自然冷却到室温,表面用砂纸打磨平滑,将排胶坯件放入处理过的氧化铝坩埚盖内,扣上氧化铝坩埚进行密封,升温速度2~5℃/分钟,在950~990℃保温5~10小时,随炉自然冷却到室温;
(7)烧银
将烧结好的陶瓷表面打磨,抛光至0.8~1.2mm厚,用功率为100W的超声波清洗机、频率为50kHz的超声波清洗30分钟,烘箱内80℃烘干,在其上下表面涂覆厚度为0.01~0.03mm的银浆,置于电阻炉中850℃保温30分钟,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备成镧取代钛酸铜铋钠巨介电陶瓷材料。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镧取代钛酸铜铋钠巨介电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烧结工艺步骤(6)中,在铝坩埚盖上均匀铺Na0.5Bi0.5Cu3Ti4O12陶瓷粉,在1100℃烧结7.5小时,降到室温,重复烧结步骤三次,自然冷却到室温,表面用砂纸打磨平滑,将排胶坯件放入处理过的氧化铝坩埚盖内,扣上氧化铝坩埚进行密封,升温速度2~5℃/分钟,在970℃保温7.5小时,随炉自然冷却到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师范大学,未经陕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364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