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铼的Ni3Al基单晶合金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064372.7 申请日: 2011-03-17
公开(公告)号: CN102140597A 公开(公告)日: 2011-08-03
发明(设计)人: 宫声凯;张恒;汤林志;李树索;马岳;徐惠彬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主分类号: C22C19/03 分类号: C22C19/03;C30B29/52
代理公司: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代理人: 官汉增
地址: 100191***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ni sub al 基单晶 合金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合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铼的Ni3Al基单晶合金。

背景技术

目前,在动力、石化、运输、特别是航空及航天等工业领域,要求发动机具有更高的推重比和工作效率,这就要求发动机具有更高的工作温度。目前,通常采用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但是在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中添加了W、Ta、Re以及Ru等高熔点金属使其密度和成本较高,同时由于目前Ni基高温合金的使用温度已经达到其熔点的85%~90%,已接近其使用极限,因此Ni基高温合金的发展空间有限,难以满足未来高性能燃气涡轮发动机对高温结构材料要求。国际上致力于发展低成本高性能高温结构材料,如美国的IC-221M、俄罗斯BKHA-2M和中国的IC6等,其使用温度可达到1050~1100℃。

Ni3Al是一种金属间化合物,熔点为1395℃,具有高温材料很多优点:如密度较低(7.8g/cm3),室温延展性好,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蠕变抗力和高的比强度,且屈服强度在峰值温度以下具有正温度效应,单晶体Ni3Al具有较高的塑性,但多晶体Ni3Al呈脆性。因此考虑以Ni3Al为基的合金有可能突破现有镍基高温合金的使用温度。

在Ni3Al金属间化合物基合金中,通过添加Mo元素能同时强化γ′相和γ相,参考文献1:Mackay R.A.,Ebert L.J.in Proc.5th int symp on Superallous[C].Now York:AIME,1984:135-144,参考文献2:Mackay R.A.,Nathal M.V.in Micon 86:Optimization of Processing,properties,and Servive Performance Through Microstructural Control[C].Philadelphia:ASTM,1988:202-210和参考文献3:Giamei A.F.,Pearson D.D.,Anton D.L.High Temperature Ordered Intermetallic Alloys[C].Pittsburgh:MRS,1985:293-308中研究表明Mo含量为14wt%时获得较好的高温蠕变性能,但是过多的Mo会导致合金的抗氧化性下降。考虑到Re比Mo具有更好的固溶强化效果,80%的Re进入γ相中能够提高γ相中位错的激活能,同时Re-Re原子团簇还能阻碍位错的运动,对提高合金的蠕变抗力是十分有利的;此外,Re的原子半径大,扩散系数小,能阻碍Mo等元素的扩散,有利于合金的抗氧化性能。因此,探索采用少量Re元素代替部分Mo元素以提高Ni3Al基合金的高温蠕变性能,为发展低成本高性能的Ni3Al基合金提供支撑,但如何添加Re元素,以及Re元素的含量如何确定成为现有技术中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铼的Ni3Al基单晶合金,通过在Ni3Al基单晶合金中添加铼元素,使铼元素固溶到γ′相和γ相中,并在γ相形成短程有序的铼原子团簇,增大位错开动的阻力达到强化合金的目的;此外在高温下,铼在γ相和γ′相中的扩散系数小,能降低其他合金元素如Al或Mo等元素在γ相和γ′相中的扩散系数,提高合金的高温稳定性。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含铼的Ni3Al基单晶合金,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分别为7~8wt%的Al,8~13%的Mo,0.0005~3wt%的Re,其余为Ni;其中Re的含量优选为0.5~3wt%,进一步优选为1~2wt%。该含铼的Ni3Al基单晶合金中可以含有一种以上的Dy、Y或Hf,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05~0.5wt%的Dy、0.1~1wt%的Y或0.05~0.5wt%的Hf。该含铼的Ni3Al基单晶合金在铸态时包括γ′相、γ相和含铼的NiMo相三种相结构,该含铼的Ni3Al基单晶合金的密度为7.8~8.0g/cm3,在1100℃/130MPa条件下高温持久性能可达到140.13~281.25h,延伸率为7.12~14.6%,端面收缩率为23.5~40.0%。

本发明提出一种含铼的Ni3Al基单晶合金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43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