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轨道式开关置物盒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64589.8 | 申请日: | 201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2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7/00 | 分类号: | B60R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开关 置物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用于放置乘员物品的置物盒。
背景技术
通常汽车上都会设置一些置物空间,用于放置乘员物品,分为有盖和无盖两种。无盖的置物空间,在汽车颠簸行驶时,置物空间内的物品在无束缚状态下容易滚落到置物空间外,造成车内凌乱、寻找物品困难,严重时还可能砸伤车内乘员;有盖的置物空间一般叫置物箱或置物盒,有的盖是带锁的,有的盖是有开关无锁的,要么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操作不方便,要么不够结实、使用寿命短,均存在一些缺憾。
本设计针对有开关无锁的状态。这种开关要求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结实耐用。本设计是用轨道来实现开关,能满足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结实耐用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开关无锁的置物盒,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结实耐用、操作方便等优点。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车用轨道式开关置物盒,包括盒体(1)、盖体(2)、锁紧杆(3)和推杆(4),所述盒体(1)固定在车身(5)上,关键在于:所述盖体(1)的一侧铰接在盒体上,该盖体(1)的另一侧端面上分别设置有轨道槽(5)和推杆槽(6),所述锁紧杆(2)的一端垂直伸入轨道槽(5)内,该锁紧杆(2)的另一端与位于轨道槽(5)外侧的摇臂(7)固定,所述摇臂(7)的下端通过转轴(8)与车身(4)铰接,所述转轴(8)的轴线与锁紧杆(2)的轴线平行,所述摇臂(7)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限位柱(9),所述推杆(3)位于推杆槽(6)内并通过弹簧片(10)与车身(4)相连;所述轨道槽(5)的上部由开锁槽(5a)和闭锁槽(5b)构成,轨道槽(5)的下部为“K”形敞口区(5d),轨道槽(5)的中部设置有凸出轨道槽(5)的“V”形勾头(5c),所述开锁槽(5a)位于所述闭锁槽(5b)的右侧,所述开锁槽(5a)和闭锁槽(5b)在分界点(5e)位置处向下倾斜,所述分界点(5e)位于 “V”形勾头(5c)的左上方;开锁状态时,所述锁紧杆(2)随机地处在所述轨道槽(5)的敞口区(5d)内,当按压盖体(1)时,锁紧杆(2)由闭锁槽(5b)滑入并挂在所述“V”形勾头(5c)上实现闭锁;再次按压盖体(1),锁紧杆(2)从“V”形勾头(5c)位置处升入开锁槽(5a)并经开锁槽(5a)回到敞口区(5d),同时推杆(3)在弹簧片(10)的作用下将所述盖体(1)弹开实现开锁。
置物盒分为开锁和闭锁两个状态,通过按压盖体实现转换。开锁状态时,锁紧杆不受外力作用,随机地处在轨道槽的敞口区内,敞口区开口的左右两端为轨道槽的两个极限位置,通过设置限位销把锁紧杆的摆动宽度限制在轨道槽内,锁紧杆的摆动宽度不得大于敞口区的开口宽度,以保证锁紧杆在任意位置都能进入闭锁槽。闭锁状态时,锁紧杆挂在“V”形勾头上,弹簧片被压缩,按压盖体时,锁紧杆经开锁槽回到敞口区,同时弹簧片的回复力推动推杆将盖体弹起实现开锁。开锁槽和闭锁槽相通,开锁槽位于闭锁槽的右侧且开锁槽和闭锁槽的分界点位于“V”形勾头的左上方,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锁紧杆在开锁——闭锁——开锁的运动轨迹及运动方向都是唯一的,只能从闭锁槽进入“V”形勾头实现闭锁,再由“V”形勾头经开锁槽进入敞口区实现开锁。
作为优选,所述开锁槽(5a)、闭锁槽(5b)和敞口区(5d)的深度相等,所述“V”形勾头(5c)与轨道槽(5)所在的盖体(1)端面齐平,便于加工制造,整体也更加美观。
上述限位柱(9)对称设置在所述摇臂(7)的左右两侧,使摇臂左右摆动的角度相等。
所述敞口区(6d)的开口宽度大于所述锁紧杆(3)的左右摆动宽度,以保证锁紧杆在极限位置能够顺利进入轨道槽。
为使锁紧杆能顺畅地在轨道槽中滑动,所述轨道槽(6)最窄处的宽度是所述锁紧杆(3)直径的两倍。
本发明通过轨道式结构实现了车用置物盒的开关,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轨道槽和推杆槽与盖体一体成型,减少了零件数量,装配简单;
2)置物盒的开和关都是通过按压盖体实现,操作方便;
3)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开关过程中基本无摩擦,结实耐用。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图1中轨道槽的放大图。
图3 是图1的闭锁状态示意图。
图4 是图1的开锁状态示意图。
图5 是锁紧杆从敞口区右侧极限位置到闭锁状态的轨迹图。
图6 是锁紧杆从敞口区中间任意位置到闭锁状态的轨迹图。
图7 是锁紧杆从敞口区左侧极限位置到闭锁状态的轨迹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45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