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安全防盗一体窗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64978.0 | 申请日: | 201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4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兰伟 |
主分类号: | E06B5/10 | 分类号: | E06B5/10;E06B5/11;E06B9/52;G08B1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安全 防盗 一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盗窗,尤其是一种智能安全防盗一体窗。
背景技术
现有的住宅小区,房产公司在住宅窗户上几乎没有配备比较有效的、业主满意的防盗、防护产品。随着社会的发展,住宅楼层越来越高,时常有孩子坠楼,家里被盗现象发生,致使人民对住宅的防护、防盗安全意识越来越强,当前市面上现有的防护、防盗产品大多是通过钢筋或不锈钢材料焊接制作而成,由于受制作工艺及没有什么标准所限制,远远达不到安全及美观要求,被大多数新小区物业所限制安装,致使该行业现处于一个无序的态势。目前,还未有好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安全防盗一体窗,该智能安全防盗一体窗具有设置有报警装置,增强安全性,不会发生坠楼事件,使用方便的特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窗框和栏杆,所述的栏杆设置在窗框上,所述的窗框上设置有报警装置,所述的报警装置包括报警器和微动开关,所述的微动开关设置在栏杆的端部的窗框内,报警器导线穿过栏杆将所有的微动开关串联起来,报警器导线的两端连接报警器,形成一个串联回路,相临的两个微动开关上的微动端点通过穿于栏杆的防撬拉线相连。
所述的栏杆为多根,沿窗框横向均匀设置,所述的多根栏杆平行排列。
所述的栏杆为多根,沿窗框竖向均匀设置,所述的多根栏杆平行排列。
所述的栏杆为多根,所述的多根栏杆沿窗框交错排列。
所述的每根栏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微动开关。
所述的窗框的背面设置有纱网。
所述的窗框的背面内侧开有凹槽,所述的纱网通过磁条和衬垫与凹槽处的窗框相固定。
所述的窗框和栏杆为铝合金材质。
本发明的智能安全防盗一体窗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设置有报警装置,增强安全性,不会发生坠楼事件,减轻业主的压抑感,窗的背面设置有纱网,安装方便,拆装清洗方便,达到防蚊、防虫效果,整体设计美观大方,整体采用铝合金材质制作,耐腐蚀性比较强,不会生锈,更不会污染墙体,使用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智能安全防盗一体窗的栏杆为横向排列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智能安全防盗一体窗的栏杆为竖向排列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智能安全防盗一体窗的栏杆为交错排列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智能安全防盗一体窗的栏杆为横向排列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智能安全防盗一体窗的栏杆为横向排列时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图5中所示的A-A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报警器,2、报警器导线,3、窗框,4、栏杆,5、防撬拉线,6、微动端点,7、微动开关,8、纱网,9、凹槽,10、衬垫,11、磁条。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6对本发明的智能安全防盗一体窗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本发明的智能安全防盗一体窗,其结构包括窗框和栏杆,所述的栏杆设置在窗框上,所述的窗框上设置有报警装置,所述的报警装置包括报警器和微动开关,所述的微动开关设置在栏杆的端部的窗框内,报警器导线穿过栏杆将所有的微动开关串联起来,报警器导线的两端连接报警器,形成一个串联回路,相临的两个微动开关上的微动端点通过穿于栏杆的防撬拉线相连。
所述的栏杆为多根,沿窗框横向均匀设置,所述的多根栏杆平行排列。
所述的栏杆为多根,沿窗框竖向均匀设置,所述的多根栏杆平行排列。
所述的栏杆为多根,所述的多根栏杆沿窗框交错排列。
所述的每根栏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微动开关。
所述的窗框的背面设置有纱网。达到防蚊、防虫的目的。
所述的窗框的背面内侧开有凹槽,所述的纱网通过磁条和衬垫与凹槽处的窗框相固定。便于拆装清洗。
所述的窗框和栏杆为铝合金材质。耐腐蚀性比较强,不会生锈,更不会污染墙体。
使用时,将报警器置于室内,通过不锈钢螺栓将智能安全防盗一体窗固定在窗户的主梁上,安装方便。对于平开窗,将智能安全防盗一体窗装于窗户的开扇部分;对于推拉窗式的窗户,则将智能安全防盗一体窗装于其中的一扇,装了该智能安全防盗一体窗的一扇窗户就能灵活推拉,另一扇窗户就处于固定状态,减少了业主使用的压抑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兰伟,未经刘兰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49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层台管柱排放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微薄木复合隔热铝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