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垃圾填埋场渗沥液渗漏及其位置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65484.4 | 申请日: | 201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3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常方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3/16 | 分类号: | G01M3/16;G01N27/06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戴中生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填埋场渗沥液 渗漏 及其 位置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渗沥液检测的设备,具体是指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渗沥液渗漏及其位置检测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垃圾需要填埋处理,在现代卫生垃圾填埋场中,底部铺设土工膜和粘土层做防渗处理。受施工因素影响,如土工膜刺穿、接缝分离和底部粘土层不均匀沉降而导致土工膜拉裂等,土工膜难以保障没有孔洞或裂隙存在,粘土层如处理不好,也易产生裂隙,所以即使具备双层防渗处理的填埋场,也难以保障不会有渗沥液渗漏。
一旦渗沥液渗漏到地下水土中,将造成严重污染。传统的检测渗沥液是否发生渗漏的方法是在填埋场区影响区域内打水质观测井,提取地下水样,利用未被污染的水样与有可能被污染的水样进行比较的方法,对是否渗漏进行检测。这种方法检测到渗漏时,往往已经发生了严重的渗漏和地下水土污染,而且也不能够检测到渗沥液渗漏的具体位置。因此,针对上述问题,研制一种能够检测出渗沥液是否渗漏和确定其具体位置的装置具有必要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沥液渗漏及其位置检测装置,能够检测到渗沥液的渗漏及渗漏的具体位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沥液渗漏及其位置检测装置,包括电线网、PVC套管网和高密度电阻率仪;所述电线网由沿X向延伸的X向电线阵列和沿Y向延伸的Y向电线阵列构成;所述电线网中的各电线外分别套设PVC套管从而对应构成所述PVC套管网,所述PVC套管的管壁上设有以供渗沥液进出的孔;所述电线网和PVC套管网分别设在垃圾填埋场的第二层碎石层中或防渗层的下层土体中,该X向电线阵列和Y向电线阵列分别电连接至高密度电阻率仪的输入端,该高密度电阻率仪位于垃圾填埋场外。
所述X向电线阵列和所述Y向电线阵列上下间隔设置。
所述X向电线阵列位于一个平面内,所述Y向电线阵列位于另一个平面内。
所述X向电线阵列电连接至一个高密度电阻率仪的输入端,所述Y向电线阵列电连接至另一个高密度电阻率仪的输入端。
所述X向电线阵列和所述Y向电线阵列位于垃圾填埋场的第二层碎石层的中部以上或防渗层的下层土体的中部以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垃圾填埋场渗沥液渗漏及其位置检测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纵横交错的电线分别构成Y向电线阵列和X向电线阵列,从而组成电线网,其中电线放置在PVC套管内,防止因外力受拉而扯断;电线网布设在垃圾填埋场的防渗层的下层土体中或第二层碎石层中,并与高密度电阻率仪形成电连接;若电线网所对应的某处位置的电阻率明显降低,即表明电线网此处的电线被渗沥液导通,则判断此处发生了渗漏;本发明通过X向电线阵列和Y向电线阵列可以确定渗漏的Y向和X向位置,从而找出垃圾填埋场内发生渗漏的具体位置;采用该装置可方便、快捷、准确地检测到渗沥液是否发生渗漏,并确定渗漏的具体位置,避免了传统测试方法中抽取地下水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对比耗时耗力、且检测延迟的问题;
二、X向电线阵列和Y向电线阵列上下间隔设置,这样渗沥液由上至下依次渗过X向电线阵列和Y向电线阵列,再通过X向和Y向来确定渗漏的具体位置;这种由渗沥液的上下渗透方式而确定的渗漏位置,可以减少因渗沥液在同一平面上的蔓延扩散而产生的监测位置误差,进一步提高了查找渗漏位置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垃圾填埋场渗沥液渗漏及其位置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X向电线和Y向电线在第二层碎石层中的布设示意图;
图3为PVC套管和电线的配合示意图;
图4为X向电线和Y向电线在垃圾填埋场中的布设示意图。
图中:
PVC套管网 10 PVC套管 101
电线网 11 X向电线 111
X向电线阵列 112 Y向电线 113
Y向电线阵列 114 高密度电阻率仪 12
垃圾填埋场 20 第一层碎石层 211
第一层土工膜 212 第一层粘土层 213
第二层碎石层 221 第二层土工膜 222
第二层粘土层 22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54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