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楼快速逃生滑梯在审
申请号: | 201110065649.8 | 申请日: | 201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4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周妙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妙荣 |
主分类号: | A62B1/20 | 分类号: | A62B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楼 快速 逃生 滑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上应用的安全防护装置,特别是一种高楼快速逃生滑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但高楼抵抗各种灾难的应变能力及安全系数却不容乐观。各项调查数字显示,近年来火灾等意外事故频频发生,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刚刚发生的上海“11.15”特大火灾事故,再一次给社会敲响了警钟,使人们不得不直面高楼逃生这个世界性难题。鉴此,需要一种高楼用的逃生装置,以解决高楼意外事故的快速逃生问题。高楼遇灾的第一要素是让高楼人群迅速撤离,保证人员生命安全,高楼逃生时跳窗避险生存率极低,乘电梯逃生,随时因断电而被封闭于电梯内,被视为禁区。因此消防安全通道成为逃生的最佳选择。但高楼消防通道楼高梯长,耗时耗力,老弱病残,妇孺孩童,更是举步维艰;如遇烟火常被吓阻而畏缩不前,以至失去逃生机会,这便是高楼逃生的难点。目前尚未见到有效的高层建筑逃生装置的介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楼快速逃生滑梯,最大限度的解决高楼遇灾快速逃生的难题。本发明快速逃生滑梯具有安全、快速、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投资少的优点。本发明包含二种基本技术内容,是按如下的技术方案完成的:一是直梯快速逃生滑梯,二是连续快速逃生滑梯;这两种基本技术方案可根据大楼的面积、容积状况及大楼居住和工作的人群状况,设置快速逃生滑梯的单通道或组合成双通道,形成高楼快速逃生滑梯的系列产品,最大限度的解决高楼遇灾快速安全的逃生难题。
本发明第一种基本技术为直滑滑梯,其特征是:该快速逃生直梯包括滑梯搁手1、滑槽、转轴8及8A;所述的滑槽包括滑槽底板2、滑槽护栏2A,滑槽护栏2A的顶端固装有滑梯搁手1,底部由转轴8A与滑槽底板2铰连,在滑槽底板2的里端与转轴8相接,转轴8按楼梯的走向安装在中间墙体3上的固定板2B上。遇灾时,翻下当层滑槽,滑到下层,换乘下层直梯,逐层滑行逃生。
在中间墙体3上还装有喷淋管4。
所述的滑槽端还可是可折叠的,其结构是所述的滑槽端口具有弧形连接片11、弹簧销10,滑槽底板2与滑槽护栏2A,是由转轴8A铰接连接的,滑槽护栏2A端口上具有滑道10A,滑道10A是呈条形的凹槽,在滑道10A的上端具有定位孔9,定位孔9的深度大于滑道10A的深度,弧形连接片11的一端铰接在滑槽底板2上,另一端经弹簧销10与滑槽护栏2A上的滑道10A或定位孔9相连接。
该直梯还包括联动部件,包括拉杆15、推杆16、弹簧抱箍17、上层弹簧抱箍17A、钢丝绳13;在上层的逃生滑梯的末端,和在下层的逃生滑梯的前端的墙上,分别装有上层弹簧抱箍17A、下层弹簧抱箍17,在下层弹簧抱箍17上装有拉杆15、推杆16,所述的钢丝绳13的一端用圆环14套于拉杆15上,另一端与上层滑槽末端的滑梯搁手1相连。
本发明第二种基本技术为连续滑梯,其结构是在上述直梯的上、下层之间,增加转弯滑槽7,形成了连续滑梯。转弯滑槽7将相邻二层的逃生直梯滑槽连接,可从上层的滑梯直接经转弯滑槽7到达下层滑梯,连续滑到底层。所述的转弯段滑槽7包括3组依次连接扇形的转弯段滑槽,即前转弯段滑槽20、中转弯段滑槽21、后转弯段滑槽22。各转弯滑槽分别与安装在位于墙体3上的转弯滑槽转轴24相接。该连续滑梯还包括滑槽联动钢丝绳27,所述的滑槽联动钢 丝绳27的一端固定于上层的滑槽护栏2A上,另一端固定于中转弯段滑槽21的滑槽护栏2A上;中转弯段滑槽21与下层滑槽连结之钢丝绳27的一端固定于中转弯段滑槽21的滑槽护栏2A上,另一端固定于下层滑槽的护栏2A上。钢丝绳27长度以各滑槽翻下45°拉动相邻滑槽为准设置,以此类推。
在所述的滑槽外侧经另一转轴8A连接有另一滑槽,形成双滑槽的滑梯。
在滑槽底板2的纵向二端各装有组合滑轮6,以加强下滑的作用力。
前转弯段20槽底2里端居中位置与墙体3之间以纵向定位绳25连接、长度为前转弯段20顺坡滑下与中转弯段21接齐并拢之距离。
横向定位钢丝绳27A一端固定于上层滑槽末端护栏2A背部搁手管1下沿处,在前转弯段20护栏2A背部(与中转弯段21相接的一边)搁手管1下沿设一圆型滑孔,横向定位钢丝绳27A由此滑孔穿越,使前转弯段20可顺绳滑行;钢丝绳27A另一端固定于中转弯段21(与前转弯段20相接一边)之护栏背部,搁手管1下沿处;横向定位钢丝绳27A长度为前转弯段滑槽20座定于二边滑槽中的距离。
后转弯段22与下层滑槽及中转弯段21间联动的纵向定位绳26及横向定位钢丝绳27A以同样原理及方法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妙荣,未经周妙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56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