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氟氯西林钠脂微球注射剂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66195.6 | 申请日: | 201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3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美兰史克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10 | 分类号: | A61K9/10;A61K9/16;A61K31/431;A61K47/42;A61P3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刘冬梅 |
地址: | 570216 海南省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西林 钠脂微球 注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氟氯西林钠的新型注射剂,具体涉及一种氟氯西林钠脂微球注射剂,属于医药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氟氯西林钠,化学名为:(2S,5R,6R)-6-[[3-(2-氯-6-氟苯基)-5-甲基-1,2-恶唑-4-甲酰]氨基]-3,3-二甲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钠盐,属第四代异噁唑类青霉素,其特点是不易被青霉素酶所破坏,对产青霉素酶的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杀菌作用,主要用于耐青霉素葡萄球菌感染。临床上用于治疗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严重感染,以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咽炎、化脓性扁桃体炎)、治疗感冒继发细菌感染、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脓胸、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急慢性中耳炎、鼻副窦炎、牙周炎、疖、痈、丹毒、蜂窝组织炎、破伤风、甲沟炎、创面及伤口感染、烧伤感染、导尿后引起的尿道炎、前列腺炎、淋病、心内膜炎、革兰阳性菌尤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等。
氟氯西林钠已载入英国药典2000年版,目前上市制剂有注射剂和口服制剂,国内生产厂家较少,大多存在纯度差致使质量不稳定的缺陷,不能满足有效期的质量要求。
现有技术对氟氯西林钠和阿莫西林钠的组合物采用过脂质体包封的技术,但是缺陷也是显而易见地,例如脂质体的包封率较低,渗漏率偏高,而且脂质体的靶向定位释药只是对具体部位作用突出。
本发明人经过长期认真的研究,出人意料地发现,应用脂微球技术通过喷雾干燥分装制成注射剂,能够解决氟氯西林钠质量不稳定的问题,获得更好的临床使用效果,由此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氟氯西林钠制剂不稳定的缺陷,先采用脂微球对氟氯西林钠包裹进行保护,再通过喷雾干燥和无菌分装制成脂微球注射剂,大大增加了氟氯西林钠的稳定性,制备工艺简单,收率高,复溶良好。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
一种氟氯西林钠脂微球注射剂,主要由氟氯西林钠、聚山梨酯80、甘氨胆酸钠、明胶、甘油和氯化钠制成,各组分重量份数为:
作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案,氟氯西林钠脂微球注射剂各组分重量份数为:
上述所述的组分中,其中聚山梨酯80和甘氨胆酸钠作为乳化剂,极大提高了氟氯西林钠的溶解性,使其复溶良好,澄清;明胶是作为脂微球的载体,是形成脂微球的基质;甘油作为助乳化剂,增加了脂微球的形成和稳定性;氯化钠作为稀释剂,起到一定的稀释和骨架作用,使形成的脂微球外观圆整,复溶更快。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氟氯西林钠脂微球注射剂的制备方法,其中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脂微球,具体步骤为:
(1)将氟氯西林钠、甘油和氯化钠溶于适量的注射用水中,得水相;
(2)将聚山梨酯80、明胶和甘氨胆酸钠溶于适量的混合溶剂中,得油相;
(3)将上述得到的水相在搅拌条件下缓慢的滴入油相中,滴完后搅拌10-30min,然后转移至高速匀质机中高速搅拌3-5次,每次5-10min,得到均一的白色乳状液;
(4)将白色乳状液到入喷雾干燥器中,调整喷雾条件,喷雾干燥,得到形状均一的白色脂微球;
(5)将得到的脂微球分装至西林瓶,得到氟氯西林钠脂微球注射剂。
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混合溶剂选自氯仿、二氯甲烷、正己烷、甲苯、异丙醇、丙酮、乙酸乙酯、乙酸甲酯、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优选为正己烷和异丙醇的混合溶剂,二者体积比为1∶1。
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水相向油相中的滴加速度为3-8ml/min。
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喷雾条件为:进口温度为80-90℃,出口温度约50-60℃,喷嘴大小0.5mm-1mm,喷液流速2-6ml/min,压缩气流速度5-12L/min。
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脂微球粒径在300-600nm之间,药物氟氯西林钠收率为88-95%。
作为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氟氯西林钠脂微球注射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1)将氟氯西林钠、甘油和氯化钠溶于适量的注射用水中,得水相;
(2)将聚山梨酯80、明胶和甘氨胆酸钠溶于适量的混合溶剂中,得油相;
(3)将上述得到的水相在搅拌条件下缓慢的滴入油相中,控制滴加速度为3-8ml/min,滴完后搅拌10-30min,然后转移至高速匀质机中高速搅拌3-5次,转速12000r/min,每次5-10min,得到均一的白色乳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美兰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未经海南美兰史克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61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