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组分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66198.X | 申请日: | 201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6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余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建平 |
主分类号: | C09J175/08 | 分类号: | C09J175/08;C09K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10004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分 硅烷 改性 聚氨酯 密封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单组分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将两官能度异氰酸酯加入到两官能度聚醚多元醇内,在抽真空后,再填充干燥惰性空气的环境下加热,通过扩链制备得到主链中间含有氨酯基的端羟基二元醇;
步骤20:将主链中间含有氨酯基的端羟基二元醇与含有异氰酸基的硅烷偶联剂按羟基与异氰酸基当量比为1∶1混合,在抽真空后,再填充干燥惰性气体的环境下加热反应而得到硅烷封端聚氨酯预聚体;
步骤30:按重量百分比计将25%~80%硅烷封端聚氨酯预聚体和0~30%增塑剂、0~45%干燥粉料、1~8%触变剂、0.01%~1%催化剂、0.5%~5%偶联剂、0%~1.0%抗氧剂以及0%~2.0%紫外线吸收剂在真空下混合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组分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中两官能度聚醚多元醇平均分子量在1000~6000之间,两官能度异氰酸酯为MDI或者TDI;两官能度聚醚多元醇与两官能度异氰酸酯按分子数量之比大于或等于2∶1,反应得到平均分子量为2100~13000之间的主链中间含有氨酯基的端羟基二元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组分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官能度聚醚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二元醇或者聚四亚甲基二元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组分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0中含有异氰酸基的硅烷偶联剂为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者r-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组分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的反应中加入催化剂,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锡类催化剂,其加入量为两官能度异氰酸酯和两官能度聚醚多元醇总质量的0.%~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组分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锡类催化剂为二月硅酸二丁基锡或者辛酸亚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组分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和步骤20中的惰性气体为氮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组分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0中增塑剂为DINP、DOP、烷基磺酸苯酯和DBP中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所述干燥粉料为碳酸钙、硫酸钡和硅土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锡类催化剂,所述偶联剂为氨基类偶联剂和环氧基类偶联剂中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所述抗氧剂为酚类抗氧剂和亚磷酸脂类抗氧剂中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物,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TINUVIN123和TINUVIN292中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物,所述触变剂为白炭黑和炭黑中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组分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锡类催化剂为二月硅酸二丁基锡和辛酸亚锡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所述氨基类偶联剂为N-β-氨乙基-r-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环氧基类偶联剂为r-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10.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单组分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单组分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建平,未经余建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619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连续式高效除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