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房监控与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66642.8 | 申请日: | 201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5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李瑞民;秦治安;孙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信宿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G07C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房 监控 信息 综合 管理 系统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行业或设置有远端机房和总局并需要通讯的行业,涉及通信基站(远端机房)的静态信息(即基站信息、各种设备信息、ODF、DDF、配套设备信息)、监控信息(即环境监控、门禁监控、动力监控、设备监控等各种监控信息)、工程信息及巡查维护信息的实时上传与同步更新方式,尤其涉及一种机房监控与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通信技术已得到了快速发展,对于通信运营商则出现许多新的问题,众所周知,通信基站为了无盲区地覆盖每个位置,就要分布在各个地方,随着设备越来越多,型号、功能越来越复杂,则基站管理面临四大问题:
一、静态资源管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础数据缺乏及时性、准确性。首先,基础数据与实际数据无法同步:资源管理系统基础数据是打字员根据竣工资料录入的,距现场施工的时间会长达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时的数据严重制约着后续工程资料查询的准确性。其次,基础数据错误率较高:从施工到竣工资料的编制,再到最终的录入,所经环节太多,且竣工资料的编制人员并非现场施工人员,录入人员又是非专业人员,再加上最后录入工作量极大,资料出错在所难免(据统计目前资源管理系统基础数据错误率达到30%)。
二、基站监控设备过于纷杂,没有统一的监控平台。多种监控系统并存且相互独立(如环境控制、智能门禁等),无法整合为统一的监控平台,既浪费了传输资源又浪费了投资;而且,基站监控性能单一,监控灵活性不足。
三、对巡查维护缺乏监督:目前远端机房的巡查模式是当巡查人员按要求定期到远端机房巡查时,以人工的方式在基站登记簿上填写巡查登记表,所填写的信息管理人员不能及时得到,存在着后期巡查时将前期未及时巡查的信息一次性填写完成的隐患,这种模式根本无法对巡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进行监督,这给远端机房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安全隐患。
四、施工管理滞后于实际进度:在传统的施工管理方式下,工程的进展和实施情况是由监理或施工单位采取定期汇报的模式进行,管理人员无法及时、准确掌控施工情况,施工与设计间是否一致也无从知晓。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主要存在着的问题为:一是静态资源管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础数据缺乏及时性、准确性;二是基站监控设备过于纷杂,没有统一的监控平台,而且,基站监控性能单一,监控灵活性不足;三是基站巡查维护人员是否按时、准时到岗,无法准确监督的问题;四是对工程施工的情况不能进行实时监管,管理人员无法及时、准确地掌控施工情况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房监控与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使其首次采用TCP/IP方式将机房数据汇总到总局、首次在远端机房安装智能平台、实现各种监控的统一、静态资源的实时录入及实时上传、日常巡查实时记录并实时上传、工程信息的实时录入并实时上传、远端机房空间资源的实时录入及实时上传、电子化标签等功能的实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房监控与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主要包括:采用TCP/IP方式将数据汇总到总局,将系统的基站端平台和基站端其它通信设备设置为物理隔离;建立远端机房与总局间实时连接系统:在远端机房安装类计算机的终端和信息采集的接口,组成远端智能平台,以实时地录入各种需要的信息;在中心机房设置数据库和服务器等设施,远端实时录入的信息则通过TCP/IP协议实时地传送到总局,形成总局与远端机房间电子化的大脑系统;在远端机房建立监控与信息综合管理平台:采用该平台把监控信息、静态信息、巡查维护监督、工程管理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平台,以实现远端机房的所有监控和各种信息数据均由该平台实时上传与发布;通过智能化平台将远端机房需要实现的监控,如环境监控、门禁监控、动力监控整合在一起,并按功能模块将监控分为不同的监控子项,如环境监控、门禁监控、动力监控;智能平台将基站的静态资源信息按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录入并实时上传到总站;通过智能化平台进行日常巡查电子记录并实时上传;通过智能化平台掌控工程信息的实时录入并实时上传;通过远端智能平台在现场实时录入机房的使用和设备的拆除情况并上传;采用电子化标签取代纸质标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机房监控与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信宿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信宿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66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