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毒杀菌型医用超声耦合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066846.1 申请日: 2011-03-18
公开(公告)号: CN102133409A 公开(公告)日: 2011-07-27
发明(设计)人: 李育强;孙士学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明药堂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49/22 分类号: A61K49/22
代理公司: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王加岭;张庆敏
地址: 266042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消毒 杀菌 医用 超声 耦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耦合剂,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消毒杀菌作用的医用超声耦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医用超声波频率为2.5-5M,不能在空气中传导。如果探头与皮肤中存在空气,超声波一遇到空气就返回,进不了人体内,超不到检查作用。因此,需要在皮肤上先涂上一层耦合剂,就能消除探头与皮肤的空气。

耦合剂是水溶性高分子胶体,性能良好,能够排除探头与皮肤之间的空气从而使图象清晰,对皮肤无损伤,无刺激,无毒,无过敏性,无污染。

在传统超声波诊断时,为了避免腔道黏膜交叉感染,常采用避孕套或探头护套套住耦合剂的探头,然后在避孕套或探头护套外均涂抹耦合剂,鉴于探头护套的穿孔率达8-81%,避孕套的穿孔率达0.9-2.0%,探头和耦合剂有接触黏膜的机会。

根据大利亚医学超声学会(ASUM)2005年5月的公报报道,按照探头于患者接触的紧密程度,将超声探头的应用分为三个级别:一是低风险行为:与完好皮肤接触,包括腹部、乳房和小器官成像等;二是中风险行为:与粘膜接触,包括眼部,直肠、阴道和会阴部位的超声诊断;三是高风险行为:与血液产物直接接触,包括术中和血管内等部位的超声诊断,由此可以说这种操作方法具有中风险行且达不到防止交叉感染的目的。

因此研制一种安全、抑菌性能好、能防防医源性交叉感染的耦合剂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检索发现,目前的超声耦合剂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CN201010159213.0一种消毒杀菌型医用超声耦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含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0.05-2%,R-多糖0.1-2%,丙二醇2-7%,丙三醇2-7%,交联聚丙稀酸树脂0.6-1.5%,蒸馏水80.5-95.25%;另外,加入上述总重量0.8-1.2%的三乙醇胺。其制备步骤如下:配制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溶液;将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和R-多糖完全溶入配制成的混合溶液中;配制交联聚丙稀酸树脂溶液;将配制的混合溶液加进交联聚丙稀酸树脂溶液中,形成凝胶状的高分子物质;另外滴加三乙醇胺溶液,使得到的超声耦合剂呈中性。

CN201010159203.7一种具有消毒灭菌功能的医用超声耦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含R-多糖0.1-2%,丙二醇2-7%,丙三醇2-7%,交联聚丙烯酸树脂0.6-1.5%,蒸馏水82.5-95.3%;另外,加入上述总重量0.8-1.2%的三乙醇胺。其制备步骤如下:配制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溶液;将R-多糖,完全溶入配制成的混合溶液中;配制交联聚丙烯酸树脂溶液;将配制的含有R-多糖的混合溶液加进交联聚丙烯酸树脂溶液中,形成凝胶状的高分子物质,并补足蒸馏水,搅拌均匀;另外缓慢滴加三乙醇胺溶液,使得到的超声耦合剂呈中性。

CN201010130205.3医用消毒超声耦合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耦合剂的主要组份及组份重量百分比为:对氯间二甲苯酚0.2-0.6%、丙二醇4-8%、丙三醇4-8%、交联聚丙烯酸树脂0.3-1.2%、氢氧化钠0.2-1.2%、蒸馏水80-90%。

CN200910230493.7杀菌型医用超声耦合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杀菌型医用超声耦合剂,每1000ml蒸馏水中包括6g卡波姆、6g三乙醇胺、10g-25g丙三醇以及0.075g-0.15g杀菌剂芦荟苷,使用这种方法制备的杀菌性医用超声耦合剂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但是配方中芦荟苷这种天然植物提取物价格贵,使得产品成本高。

CN200910113444.5一种消毒杀菌的医用超声耦合剂,按重量百分比计,选用CB940型卡波姆0.3-0.7%,对氯间二甲苯酚0.015-0.035%,氢氧化钠0.15-0.35%,75%的乙醇1.5-3.5%,余量为去离子双蒸获得的蒸馏水。该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使用了杀菌剂乙醇可能会使用这种方法制备的耦合剂会影响超声图像效果,而且会刺激皮肤,这种产品也不适合应用于腔道、粘膜及不完整皮肤的检测。

CN200810026888.0消毒杀菌型医用超声耦合剂及其制备方法,超声耦合剂包括羟乙基纤维素、卡波姆、羟丙基纤维素其中一种粘度调节剂,丙二醇和去离子水,其中还含有0.05~0.15%杀菌剂,所述杀菌剂组分选自聚六亚甲基双胍、苯扎氯铵、苯扎溴铵、醋酸氯己定、三氯苯氧基二苯醚、纳米银任意一种或它们的组合,用该方法制备出的耦合剂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可避免交叉感染。但此专利的配方的组合中包括羟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和纳米银,研究表明含有羟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等成分的医用耦合剂不仅损坏探头,刺激皮肤,甚至可能损害皮肤和粘膜;此外无机抗菌剂纳米银不符合超声学的要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明药堂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明药堂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68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