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066878.1 申请日: 2011-03-18
公开(公告)号: CN102674623A 公开(公告)日: 2012-09-19
发明(设计)人: 姚晓园;饶正凯;魏琛;唐忠德;张盛莉;建峥嵘;何云;余明军;雷文俊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主分类号: C02F9/14 分类号: C02F9/14;C02F1/72
代理公司: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代理人: 郭防;张浩宇
地址: 550002***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垃圾 渗滤 处理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废水处理工艺,特别是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一直是填埋场设计、运行和管理中非常棘手的问题。垃圾渗滤液这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若不加处理而直接排入环境,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事故而危害生态环境。以往垃圾简单填埋处理所产生的渗滤液主要是依靠下层土地来净化,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和地质构造对污染物去除容量的有限性,垃圾渗滤液会对地下水、地表水及垃圾填埋场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使地表水水体缺氧、水质恶化、富营养化,严重威胁饮用水和工农业用水水源,使地下水水质受到污染而丧失利用价值。如果有机污染物进入食物链将直接威胁人类健康,有资料显示,至1997年美国共有18500座填埋场,几乎有一半对水体产生了污染。我国兰州东盆地雁滩水源因垃圾渗滤液污染而废弃,西盆地马滩水源地部分水井报废。澳门与珠海交界处的茂盛围因澳门垃圾渗滤液污染,使当地河流鱼虾绝迹、农田减产等。垃圾渗滤液如未经处理进入饮用水源中,渗滤液中的污染物质靠常规给水净化工艺一般很难去除。由于垃圾渗滤液水质水量的复杂多变性,目前尚无十分完善的处理工艺,垃圾渗滤液处理成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物化方法处理成本较高,污染难以彻底去除。如目前国内经常采用的氨吹脱法虽然具有较高的氨氮去除效率,但存在投资运行成本高、脱氨尾气难以治理的缺点。以采用吹脱塔的深圳下坪垃圾填埋场为例,氨吹脱部分的建设投资占总投资的30%左右,运行成本占总处理成本的70%以上。另外,吹脱法受气候限制很大。因此目前垃圾渗滤液处理主要是采用生物法,但已有的这些生物法处理流程工艺复杂,处理步骤多,设备繁多,设施、设备的投资较大,而处理水量一般相对较小,导致折旧、维修费较高,因此处理的投资、运行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低耗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1)、将垃圾渗滤液送入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利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的生物膜通过吸附、氧化分解作用去除垃圾渗滤液中可降解COD、部分NH3-N、P等污染物;

(2)、将生物接触氧化池出水送入低氧曝气池中,对垃圾渗滤液进行调质处理并去除部分难降解污染物,提高垃圾渗滤液的可生化性;

(3)、将低氧曝气池出水送入亚硝化反应池中,利用驯化的活性污泥将部分NH3-N氧化为NO2--N;

(4)、将亚硝化反应池出水送入厌氧氨氧化反应池中,利用厌氧氨氧化活性污泥,通过厌氧氨氧化反应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NH3-N;

(5)、将厌氧氨氧化反应池出水送入微波处理器中,利用活性炭作为敏化剂,通过微波催化氧化作用去除厌氧氨氧化反应池出水中残留的难降解COD及NH3-N;

(6)、最后将微波处理器出水送入分离器中,通过沉淀分离将出水中的活性炭从垃圾渗滤液中分离后即可达标排放。

上述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中,在将垃圾渗滤液送入生物接触氧化池前,最好先将垃圾渗滤液送入调节池中,通过调节池进行调蓄流量和均化水质,并起到预处理作用。

前述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中,步骤(1)中垃圾渗滤液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的HRT(水力停留时间)为1d。

前述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中,步骤(2)中生物接触氧化池出水在低氧曝气池的HRT(水力停留时间)为2d。

前述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中,步骤(3)中低氧曝气池出水在亚硝化反应池中的HRT(水力停留时间)为2d,SRT(污泥泥龄)为3d。

前述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中,步骤(4)中亚硝化反应池出水在厌氧氨氧化反应池中的HRT(水力停留时间为)1d。

前述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中,步骤(5)中微波处理功率为720W,微波频率为2450MHz,微波处理处理时间为30min,微波处理所用敏化剂的投加量为20g/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未经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68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