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摄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66930.3 | 申请日: | 201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2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健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H04N5/374 | 分类号: | H04N5/374;H04N5/37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成坤;胡建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摄像 装置 | ||
本申请享受2010年3月24日提交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编号2010-068765的优先权的利益,该日本国专利申请的所有内容都在本申请之中得以引用。
技术领域
本实施方式涉及通常的固体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固体摄像装置,例如CMOS图像传感器构成为,由配置在像素阵列的每列的采样保持信号转换电路读入像素阵列中所选择的1行的各像素按照光量输出的电压信号并转换为数字信号,经过列选择后的采样保持信号转换电路按顺序将该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传输至信号处理电路,进行图像处理,从而获得规定的二维图像。
采样保持信号转换电路具有将像素输出的电压信号转换为例如10位的数字信号的模数数字转换器(ADC)、保持该10位数字信号的寄存器电路、将寄存器电路保持的10位数字信号并行传输到信号处理电路的数据传输电路。
总之,现有的CMOS图像传感器的采样保持信号转换电路所具备的数据传输电路构成为,在列方向设置所转换的数字信号的位数个,分别在每列传输1位数据。然而近些年来,CMOS图像传感器所配备的像素数处于增加的倾向中,伴随着像素数的增加,列数也会增大。因此,每列1位进行数据传输的现有的传输方式会使得数据传输电路的电路规模变大,产生数据传输耗费时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数据传输电路的电路规模削减和传输时间的缩短的固体摄像装置。
实施方式的固体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多条垂直信号线,配置于像素阵列的每列,传播来自像素的像素信号;列选择电路,以规定的时间间隔输出处于集中上述像素阵列的N列并按顺序指定的关系的列选择信号;采样保持信号转换电路,具有多个模拟数字转换器和多个数据传输电路,上述模拟数字转换器从上述多条垂直信号线以一对一的关系输入上述图像信号,上述数据传输电路按照上述列选择信号使用1条数据线传输由上述多个模拟数字转换器分别转换后的规定位数的数字数据中上述像素阵列的每n列的n位;多个基准电压驱动电路,在行方向以与上述数据传输电路一对一的关系设置,分别按照上述列选择信号单独驱动公共的2n-1条基准电压线;以及多个差动放大电路,设置于从上述采样保持信号转换电路接受数字数据的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级,包括按上述数据传输电路设置的2n-1个差动放大电路,上述数据传输电路分别在列方向配置上述数字数据的位数个,在各上述2n-1个差动放大电路的一方差动输入端连接公共对应的上述1条数据线,在另一方差动输入端分别连接上述2n-1条基准电压线中对应的基准电压线,其中,N≥2,n≥2。
另一实施方式的固体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多条垂直信号线,配置于像素阵列的每列,传播来自像素的像素信号;
列选择电路,以规定的时间间隔输出处于按顺序指定上述像素阵列的各列的关系的列选择信号;
采样保持信号转换电路,具有多个模拟数字转换器和多个数据传输电路,上述模拟数字转换器从上述多条垂直信号线以一对一的关系输入上述图像信号,上述数据传输电路使用1条数据线传输由上述多个模拟数字转换器分别转换后的规定位数的数字数据中每个上述列选择信号在列方向的n位;其中,n≥1,多个基准电压驱动电路,与配置于行方向的上述数据传输电路以一对一的关系设置,分别按照上述列选择信号单独驱动公共的2n-1条基准电压线;以及多个差动放大电路,设置于从上述采样保持信号转换电路接受数字数据的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级,包括按数据传输电路设置的2n-1个差动放大电路,上述数据传输电路分别在列方向对上述数字数据的每n位配置,在各上述2n-1个差动放大电路中一方差动输入端连接公共对应的上述1条数据线,在另一方差动输入端分别连接上述2n-1条基准电压线中对应的基准电压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69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化硅单晶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主动式立体眼镜用精确控制软件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