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67252.2 | 申请日: | 2011-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3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于成芬;钟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00 | 分类号: | G09F9/00;G09G5/00;H02G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地址: | 266103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工作生活的需要,显示装置,例如电视机已被广泛地应用。目前电视机通常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上的显示面板、设置于壳体内部的电路板及安装于壳体后端的电源接口、多个信号输入输出接口,例如DVD接口、AV接口、VGA接口、DIV接口、HDMI接口及USB接口等。用户可以将各种外部设备,例如DVD播放机、MP3播放器、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通过信号连接线连接到电视机上相应的信号输入输出接口,以在电视机上播放这些外部设备输出的音视频。电源接口通过电源线连接外部电源以提供电能至电视机。
然而,当电视机上连接了很多外部设备时,各种外部设备的信号连接线,例如MP3的音频连接线、数码相机的AV连接线等裸露在电视机外面,各连接线会相互交叉,迂回线路较多,很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使连接线得到规整。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上的显示面板及第一电源接口、设置于壳体内部的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多个第一信号输入输出接口,显示装置还包括一接线盒,接线盒的一例设置有第二电源接口及多个第二信号输入输出接口,接线盒的另一侧设有与第二电源接口电性相连的第三电源接口以及与第二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电性相连的多个第三信号输入输出接口,壳体内设有一电源线和多条信号连接线,电源线电连接第一电源接口和第二电源接口,多条信号连接线一一对应地电连接多个第一信号输入输出接口和多个第二信号输入输出接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壳体内设有容置电源线和多条信号连接线的通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的通道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凹槽及扣合于凹槽上的盖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一底座,接线盒固定于底座的底部,底座开设与壳体内部相通的通孔,电源线及多条信号连接线穿过通孔并分别与第二电源接口及多个第二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底座的底部及接线盒上开设螺孔,通过螺丝穿过螺孔以将接线盒固定于底座的底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多条信号连接线通过焊接、压接或者是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与电路板上的第一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电性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放置显示装置的机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的机柜上开设第一孔及第二孔,第一孔容置接线盒,第二孔供电连接至第三电源接口及多个第三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的外部设备的电源线和信号连接线穿过。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壳体上的多个信号输入输出接口,以供用户选择。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的接线盒固定于壳体背面。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通过内部走线,将第一电源接口和电路板上的第一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电连接到接线盒上,因此,显示装置可统一通过接线盒上的第三输入输出接口与外部设备相连,从而起到对与显示装置相连的各种连接线进行规整,达到美观的效果。并且放置显示装置的机柜的第二孔也可供电连接至第三电源接口及多个第三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的外部设备的电源线和信号连接线穿过。这样,电源线及所有外部设备上的信号连接线均可隐藏在机柜内,从而使连接线进一步得到规整。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组装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壳体 20:显示面板
30:电路板 40:第一电源接口
50:底座 60:接线盒
70:机柜 80:信号输入输出接口
102:凹槽 103:盖部
302:第一信号输入输出接口 303:信号连接线
402:电源线 502: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72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