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层台管柱排放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68266.6 | 申请日: | 2011-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4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郑立臣;童征;高向前;王新忠;李涛;孙福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14 | 分类号: | E21B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层台 管柱 排放 系统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种二层台管柱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纵向移动总成(1)、机械手总成(2)、机械臂总成(3)、滑车总成(4)、走台总成(5)、二层台管排架(6);其中:
机械臂总成(3)包括前臂(16)和上臂(10),均为抗弯曲焊接结构,机械臂总成(3)的运动由两只长行程油缸提供;机械臂总成(3)一端与机械手总成(2)连接,另一端与滑车总成(4)连接;
机械手总成(2)由液压驱动,内部为一柱塞油缸,夹持部分固定有钳牙板(25),用于夹紧管体,机械手总成(2)上安装有接触式位移传感器(26),用于对管体与机械手总成(2)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检测,管体接触到接触式位移传感器(26)的探头后,接触式位移传感器(26)向机械手总成(2)发出夹紧管体的信号;
滑车总成(4)顶部为一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通过传动法兰(30)与机械臂总成(3)连接,驱动机械臂总成(3)做旋转运动,滑车总成(4)两侧为滚子组;
纵向移动总成(1)利用滚珠丝杠螺母(36)与滑车总成(4)固定在一起,其液压马达带动传动丝杠(45),转化为传动螺母的直线运动,以实现滑车的纵向移动;
走台总成(5)位于纵向移动总成(1)的上方,周围有护栏;
二层台管排架(6)位于走台总成(5)的上方,为一悬臂结构,在远端安装有两只支撑加强杆,加强杆另一端与井架二层台以下的位置铰接,构成三角形支撑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机械臂总成(3)的具体结构如下:
机械臂总成(3)顶部为基座(7),与滑车总成(4)的传动法兰(30)相连,上臂(10)和前臂(16)为带加强筋的整体式焊接结构,上臂(10)通过连接销(13)与基座(7)的耳板铰接在一起;
基座油缸(9)分别与上臂(10)和基座(7)相连接,在基座油缸(9)靠近基座(7)一侧的铰接处装有角位移传感器(8),用于监测上臂(10)相对于基座(7)的转动角位移和角速度;
上臂-前臂油缸(12)分别连接上臂(10)和前臂(16),在上臂(10)和前臂(16)的铰接处同样安装有角位移传感器(8),用于测量前臂(16)相对于上臂(10)的转动角位移和角速度;
机械手油缸(14)通过机械手连杆(15)与机械手总成(2)实现连接,用于在机械臂总成(3)运动的过程中,保持抓取管柱的机械手总成(2)始终处于水平姿态;
机械臂总成(3)所有角位移传感器测量的运动参数用于计算管柱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并防止与二层台管排架(6)和钻台碰撞,防止惯性力过大导致机械臂失稳;
机械臂总成(3)中所有的铰接部分包括连接销(13)和端盖挡圈(11),以固定限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机械手总成(2)的具体结构如下:
机械手总成(2)的主体部分是机械手油缸体(17),内部为一短行程的活塞(19),活塞(19)上有组合液压密封元件(20),活塞(19)另一端与传动块(21)通过螺纹连接,传动块(21)将活塞(19)的推力传至夹持钳(24);
两个夹持钳(24)的内侧固定有钳牙板(25),夹持钳(24)由夹持钳连接销(22)与机械手油缸体(17)铰接在一起,夹持钳连接销(22)与机械手油缸体(17)之间有自润滑滑动轴承(23);
机械手总成(2)的顶部安装有两个传感器:
接触式位移传感器(26),用于提供待操作管柱相对于夹持钳(24)的位置信息,以适时向机械手油缸(14)发出夹持钳(24)抓取管柱的控制指令;
水平状态传感器(27),用于监测机械手总成(2)的姿态,在机械臂总成(3)和机械手总成(2)运动过程中,当监测到机械手总成(2)处于非水平姿态时,发出信号使机械手油缸(14)调整夹持管柱的机械手总成(2)的姿态,以保证管柱不会倾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826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水压裂自支撑裂缝导流能力测试方法
- 下一篇:智能安全防盗一体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