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氯法拉滨的合成方法及其中间体和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68418.2 | 申请日: | 201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7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徐燕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海王福药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9/19 | 分类号: | C07H19/19;C07H13/08;C07H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4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法拉 合成 方法 及其 中间体 制备 | ||
1.一种氯法拉滨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化合物Ⅰ在二氯甲烷中与强路易斯酸发生重排反应,再经水解,生成化合物Ⅱ;
2)化合物Ⅱ在甲苯和三乙胺中与氟化剂进行氟化反应,生成化合物Ⅲ;
3)化合物Ⅲ与溴化氢进行溴化反应,生成化合物Ⅳ;
4)化合物Ⅳ与2-氯腺嘌呤,ROM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化合物Ⅴ;
5)化合物Ⅴ与氢氧化锂反应,制备成所述的氯法拉滨;
所述步骤1)中的化合物Ⅰ的R1、R2 为苯甲酰基或乙酰基,所述步骤2)中氟化剂与三乙胺的用量摩尔比:1:1~2,;所述步骤4)中的ROM中的R为C1~C4的烷基,M为K、Na、L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法拉滨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使用的强路易斯酸包括四氯化钛、三氯化铝、三氟化硼中的任意一种,其用量与原料的用量摩尔比为1:1,重排反应温度为-20~40 ℃,反应时间为0.5~2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法拉滨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水解反应的温度为0~20℃,反应时间为3~8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法拉滨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氟化剂为全氟丁基磺酰氟—三乙胺三氟化氢,全氟丁基磺酰氟和三乙胺三氟化氢的用量摩尔比为1:1~3,所述步骤2)的反应温度为30~60℃,反应时间10~40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法拉滨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化合物Ⅲ与溴化氢的用量摩尔比范围为1:1~5,反应温度为10~50℃,反应时间为20-40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法拉滨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化合物Ⅳ与2-氯腺嘌的摩尔比为1:1,化合物Ⅳ与ROM的用量摩尔比为1:1~5;所述缩合反应温度为10~70℃,反应时间为20-30小时。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法拉滨的合成方法产生的中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方法产生具有式Ⅱ化学结构的中间体,其中R1、R2 为苯甲酰基或乙酰基。
8.一种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氯法拉滨的合成方法产生的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包括:化合物Ⅰ在二氯甲烷中与强路易斯酸发生重排反应,再经水解,生成中间体Ⅱ;所述强路易斯酸包括四氯化钛、三氯化铝、三氟化硼,所述重排反应温度为-20~40 ℃,反应时间为1~20小时;所述水解反应的温度为0~20℃,反应时间为3~8小时。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法拉滨的合成方法产生的中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方法产生具有式Ⅲ化学结构的中间体 ,其中R1、R2 为苯甲酰基或乙酰基。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氯法拉滨的合成方法产生的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包括:化合物Ⅱ在甲苯和三乙胺中与氟化剂进行氟化反应,生成中间体Ⅲ;所述氟化剂为全氟丁基磺酰氟—三乙胺三氟化氢,全氟丁基磺酰氟和三乙胺三氟化氢的用量比为1:1~3,所述氟化剂与三乙胺的用量比为:1: 1~2,氟化反应的温度为30~60℃,反应时间10~40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海王福药制药有限公司,未经福州海王福药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841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