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溶液脱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68584.2 | 申请日: | 201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0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胡兆奇;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威科技(吴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5/14 | 分类号: | C22B15/14;C22B9/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234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液 脱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氧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铜溶液的脱氧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方式下的铜溶液的脱氧,是将脱氧剂撒入铜溶液中,但是由于铜溶液处于沸腾状态,这些脱氧剂很难进入铜溶液的底部,所以就造成只有上部的铜溶液能够充分脱氧,下部的脱氧不充分、甚至基本不能够被脱氧,导致铜的纯度不能达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得脱氧剂从铜溶液的底部向上逐步脱氧的铜溶液的脱氧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铜溶液脱氧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配制脱氧剂混合物,所述的脱氧剂混合物的成分中包括:Mn、Mg、Cu-P合金,其中Mn相对于铜溶液的配重比为0.300-0.600%,Mg相对于铜溶液的配重比为0.005-0.015%,Cu-P合金相对于铜溶液的配重比为0.010-0.050%;
②、将①中配制成的脱氧剂混合物用紫铜带包裹成若干个脱氧剂包;
③、将②中包裹成的所述的脱氧剂包放入铜溶液中,并将这些所述的脱氧剂包压入铜溶液的底部后进行搅拌。
优选地,所述的脱氧剂混合物中Mn相对于铜溶液的配重比为0.500%、Mg相对于铜溶液的配重比为0.010%、Cu-P合金相对于铜溶液的配重比为0.030%。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③中利用干木棒将所述的脱氧剂包压入铜溶液的底部后进行搅拌。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②中所用的紫铜带为T2紫铜带,进一步地,所述的紫铜带的厚度为0.2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所采用的脱氧剂为沉淀型脱氧剂,沉淀脱氧能在整个铜溶液内进行,脱氧效果显著,脱氧的结果是形成气态或固态生成物,便于与铜溶液分离;而且这种脱氧剂的成分对铜溶液的成分影响小,能够保证纯度,脱氧质量高,适合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以下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这种铜溶液脱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配制脱氧剂混合物,脱氧剂混合物的成分中包括:Mn、Mg、Cu-P合金,其中Mn相对于铜溶液的配重比为0.300-0.600%,Mg相对于铜溶液的配重比为0.005-0.015%,Cu-P合金相对于铜溶液的配重比为0.010-0.050%;
②、将①中配制成的脱氧剂混合物用紫铜带包裹成若干个脱氧剂包;
③、将②中包裹成的脱氧剂包放入铜溶液中,并将这些脱氧剂包压入铜溶液的底部后进行搅拌,使脱氧过程从铜溶液的底部开始。
一种优选的方案:上述的脱氧剂混合物中Mn相对于铜溶液的配重比为0.500%、Mg相对于铜溶液的配重比为0.010%、Cu-P合金相对于铜溶液的配重比为0.030%,上述的步骤③中利用干木棒将脱氧剂包压入铜溶液的底部后进行搅拌,上述的步骤②中所用的紫铜带为T2紫铜带,这种T2紫铜带的厚度为0.2mm。
本发明中所采用的脱氧剂为沉淀型脱氧剂,沉淀脱氧能在整个铜溶液内进行,脱氧效果显著,脱氧的结果是形成气态或固态生成物,便于与铜溶液分离;而且这种脱氧剂的成分对铜溶液的成分影响小,能够保证纯度,脱氧质量高,适合推广使用。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威科技(吴江)有限公司,未经富威科技(吴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85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