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层浮球式真空破坏阀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68684.5 | 申请日: | 201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9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吴雳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盛迪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20 | 分类号: | F16K31/20;F16K47/02;F16K11/20;F03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9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浮球式 真空 破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水轮机大轴中心及顶机盖破坏真空的装置。
背景技术:
当水轮机停机时,在水轮机涡壳中产生了巨大的真空,这个真空会给水轮机造成损坏,为此水轮机需要一种真空破坏阀,来消除真空对水轮机的损坏。目前所应用的浮球真空破坏阀没有抗水锤的功能,巨大水锤能量经常使浮球变形造成漏水;也没有二次返水密封装置,如果浮球变形造成漏水时,就没有二次密封水的装置对漏出的水进行密封了。所以水电站需要一种能抗水锤的,并且具有二次密封功能的真空破坏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既抗水锤又有二次返水密封功能的双层浮球式真空破坏阀所涉及的技术方案,其特征是,把4~8个上密封浮球装入上浮球筐中后,将上浮球筐口对应于4~8个上进气孔位置后,固定在上孔板上,然后将上孔板用上固定螺栓固定在上筒上法兰上,将下密封浮球放入带有阻尼孔的球托中,球托与阻尼孔板为一体,在阻尼孔板上开有4个下进气孔,把固定在中孔板下面的浮球筐套入下密封浮球上,并且把中心带有中进气孔的中孔板放置在下筒上法兰上,用中位螺栓将上筒下法兰、中孔板与下筒上法兰固定在一起,用下螺栓把下筒下法兰与阻尼孔板固定在一起。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所实现的技术效果是这样的:当水轮机停机或在非正常工况中产生破坏性的真空时,空气就会顺着4~8上进气孔、中进气孔及4个下进气孔进入真空区,从而消除了真空区。没有产生真空时,水轮机中的工作水就会把下密封浮球浮起,使下密封浮球上端与中进气密封圈接触,实现对工作水的密封。当工作水形成水锤时,球托上的阻尼孔就会化解掉水锤的能量,尽力保证在下浮球筐中的下密封浮球不变形,从而避免漏水。如下密封浮球一旦漏水,4~8个上密封浮球对工作水再次实现密封,并且此时,下密封浮球对工作水形成的水锤有更好的吸能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技术效果好,制造及使用非常方便,运行安全,使用寿命长,是水轮机理想的真空破坏装置。
附图说明:
图1.双层浮球式真空破坏阀主视图
图2.双层浮球式真空破坏阀A-A视图
其中:
1、上密封浮球 2、上进气孔密封圈 3、上孔密封圈螺丝
4、上进气孔 5、上孔板 6、上固定螺栓
7、上筒上法兰 8、上浮球筐 9、上密封筒
10、中位螺栓 11、上筒下法兰 12、中孔板
13、下筒上法兰 14、下筒 15、下浮球筐
16、下密封浮球 17、下螺栓 18、下筒下法兰
19、阻尼孔板 20、球筐下环 21、球托
22、阻尼孔 23、中进气孔 24、中进气密封圈
25、下进气孔 26、中孔螺丝 27、锥型阀口
具体实施方式:
将4~8个上密封浮球(1)放入上浮球筐(8)中后,再将4~8个上浮球筐(8)上端对应地固定在上孔板(5)上的上进气孔(4)位置下面,用上孔密封圈螺丝(3)将上进气孔密封圈(2)固定在4~8个上进气孔(4)中,用上固定螺栓(6)把上孔板(5)与上筒上法兰(7)固定在一起。把下浮球筐(15)固定在开有中进气孔(23)的中孔板(12)上,用中孔螺丝(26)把中进气密封圈(24)固定在中进气孔(23)上。将下密封浮球(16)放入带有阻尼孔(22)的球托(21)中,球托(21)与阻尼孔板(19)为一体,并且中间开有4个下进气孔(25)。把下浮球筐(15)套入下密封浮球(16)上,同时,中孔板(12)座在下筒上法兰(13)上,用中位螺栓(10)把上筒下法兰(11)、中孔板(12)与下筒上法兰(13)固定在一起,用下螺栓(17)把下筒下法兰(18)与阻尼孔板(19)固定在一起。实施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盛迪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盛迪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86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肺结核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LED点阵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