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流液压逆变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69581.0 | 申请日: | 201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5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丁问司;赵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11/02 | 分类号: | F15B11/02;F15B1/02;F15B2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流 液压 控制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交流液压逆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受计算机CPU数字控制的第一液压集成块(A)、第二液压集成块(B)、蓄能器(G)、液压管道、定量泵(L)、安全阀(K)、背压阀(H)、电液比例溢流阀(N);
所述第一液压集成块(A)包含两位两通高速开关阀(A1、A2、A3),各高速开关阀(A1、A2、A3)的进油端之间相互连通在一个进口油路上,出油端之间相互连通在一个出口油路上;
所述第二液压集成块(B)中包含两位两通高速开关阀(B1、B2、B3),各高速开关阀(B1、B2、B3)的进油端之间相互连通在一个进口油路上,出油端之间相互连通在出口一个油路上;
所有高速开关阀(A1、A2、A3、B1、B2、B3)的电磁铁均通过电缆连接到电控制系统,受计算机CPU输出的信号控制;
第一液压集成块(A)的进口油路与定量泵(L)的输出端口相连,第一液压集成块(A)的出口油路与第二液压集成块(B)的进口油路相连,并同时通过三通管道连接到液压管道的端口(C);
第二液压集成块(B)的出口油路通过背压阀(H)与油箱相接,液压管道的末端端口(D)与蓄能器(G)和电液比例溢流阀(N)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液压逆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G)采用皮囊式、活塞式、重力式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液压逆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泵(L)的出口端同时并联有安全阀(K)。
4.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交流液压逆变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下述步骤:
(1)系统工作在前半周期时:计算机CPU输出控制信号,使第一液压集成块(A)内的各高速开关阀(A1)(A2)、(A3)开启,第二液压集成块(B)内的各高速开关阀(B1)、(B2)、(B3)关闭,使定量泵(L)输出的压力油流自第一液压集成块(A)经三通管道流向蓄能器(G)内,在此过程中对第一液压集成块(A)中的受数字控制的各高速开关阀(A1)、(A2)、(A3)开启或者闭合状态进行组合,实现对三通管道内流量以及流入蓄能器(G)油量的正向简谐波动控制,同时蓄能器(G)压力逐渐升高;
(2)系统工作在后半周期工作时:计算机CPU发出的控制信号使第一液压集成块(A)内的各高速开关阀(A1)、(A2)、(A3)全部关闭,并按规律以数字控制方式对第二液压集成块(B)内各高速开关阀(B1)、(B2)、(B3)的开启或者闭合状态进行组合,这样,在蓄能器(G)的压力作用下,油液在三通管道内反向流动,形成后半周期内的油流负向简谐波动,完成对三通管道中流量波形的一个周期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流液压逆变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峰值的变化通过被控高速开关阀的数量组合实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流液压逆变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简谐流量运动周期值和相位值的调节则通过控制第一液压集成块(A)、第二液压集成块(B)中各高速开关阀的开闭频率及时延量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958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碳素纤维加热器的热水生成装置
- 下一篇:内燃机多级增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