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纫机的装饰针床横移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70244.3 | 申请日: | 2011-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6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当铭文郎;门胁荣一;南云由纪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马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5B71/00 | 分类号: | D05B71/00;D05B3/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国大***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装饰 针床横移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布料上形成面装饰接缝的缝纫机的装饰针床横移机构。
背景技术
以往的形成面装饰接缝的面装饰缝纫机中有在机头的前端部设置分纱机构(装饰针床横移机构)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的分纱机构80设有:由下端部保持分纱器的纵轴81(轴部)、支持纵轴81而能够以上下方向为中心转动的金属轴承82(轴衬)、从上轴传递摆动驱动力的分纱器驱动轴83(转动轴)、上端部转动自如地连结在该分纱器驱动轴83的前端部上的分纱器曲柄杆84(曲柄臂)、以及摆动自如地连结在分纱器曲柄杆84的下端部上并连结在纵轴81的上端部的臂部件85(臂部)(参照图9)。并且,通过这样的结构,由分纱器驱动轴83的摆动驱动,以分纱器驱动轴83为中心,分纱器曲柄杆84进行摆动动作,该摆动驱动力传递给臂部件85、纵轴81,分纱器进行摆动动作。
另外,在缝纫机的各机构中的滑动部分,随着缝制速度的高速化,润滑油的供给是必要的,在上述的分纱机构中也通过公知的供油机构进行润滑油的供给。
在上述分纱机构80的结构中,为了限制纵轴81的上下位置,以往一般将图4所示的套环44安装在纵轴81上,由臂部件85和套环44夹持金属轴承82。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限制固定在纵轴81上进行绕轴摆动的分纱器缝制时的上下运动,能够得到稳定的缝制。
虽然如上所述对上述分纱机构80供给润滑油,但是为了防止润滑油通过一部分从缝纫机机架86(机头)下方突出的纵轴81而向缝纫机机架86外泄漏,以往已知在纵轴81上设置油封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油封保持在金属轴承的下端部,油封的密封部以密封纵轴81的外周的方式形成,附着在纵轴81上的润滑油不会向油封的下方渗出。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6-13004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5-27845号公报
但是,组合上述以往技术的分纱机构的情况下,附着在纵轴上的润滑油由于由位于轴衬的上方的油封密封,所以金属轴承下端和轴衬上表面以无供油状态滑动接触,该滑动接触部分会产生较大的摩擦热。并且,若其发热程度大,则接近上述滑动接触部分的油封会因热破损,对纵轴的密封性能降低,即、会通过纵轴产生漏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金属轴承因异常发热导致的油封的破损以及随之而来的自纵轴的漏油的缝纫机的装饰针床横移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缝纫机的装饰针床横移机构具有:固定在机头上的轴衬、由能够转动地嵌插在轴衬中的轴部和形成在轴部的上端并与轴衬的上端滑动接触而被支承的臂部构成的面装饰曲柄、安装在所述轴部的下端的分纱器、固定在轴衬的下端并与所述轴部抵接的油封,所述臂部与主轴的旋转连动而进行摆动运动,并且所述轴部绕轴进行转动运动,安装在轴部上的分纱器在针的面前侧进行摆动运动,其特征在于,具有与所述臂部的上表面抵接而限制面装饰曲柄向上方的移动的限制部件。
根据本发明,在缝纫机的装饰针床横移机构中,通过设置抵接臂部的上端的限制部件而能够限制面装饰曲柄的上下位置,能够将固定在轴部的套环设置成不相对于轴衬的下端滑动。即、在油封的更下方,轴衬的下端与套环的上表面不相对滑动,所以能够防止轴衬的异常发热导致的油封的破损以及随之而来的自纵轴的漏油。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面装饰缝纫机的局部剖断主视图。
图2是该缝纫机的局部剖断左侧面图。
图3是压脚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装饰针床横移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该缝纫机的主要部分的图示,(a)为左侧面剖面图,(b)为正面剖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主要部分的图示,(a)为左侧面剖面图,(b)为正面剖面图。
图7是表示该缝纫机的限制部件上安装了弹簧的主要部分的图示,(a)为左侧面剖面图,(b)为正面剖面图。
图8是表示该缝纫机的面装饰曲柄上升后的主要部分的图示,(a)为左侧面剖面图,(b)为正面剖面图。
图9是具有以往例中的装饰针床横移机构的面装饰缝纫机的正面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底板
2 支腿部
3 机头
4 下轴
5 上轴
6 同步带
11 针棒
12 针
15 针棒曲柄杆
16 针棒抱
21 压脚棒
23 压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马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未经飞马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02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良构造的容器
- 下一篇:Wait and Epidemic路由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