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验学校成绩的方法及其测试智力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070891.4 申请日: 2011-03-23
公开(公告)号: CN102163258A 公开(公告)日: 2011-08-24
发明(设计)人: 皮发万 申请(专利权)人: 皮发万
主分类号: G06F19/00 分类号: G06F19/00;G04B99/00
代理公司: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代理人: 张先芸
地址: 408000 重庆市***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测验 学校 成绩 方法 及其 测试 智力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教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验学习成绩的方法及其测试智力表(钟),包括电脑软件。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测验学习成绩的方法即测验创新思维或创新潜质的传统方法通常是由教师与研究者比较主观的方法,主要包括学校成绩、专家评分、提名法,教员、同学推举和上级举荐等方法。例如:

⑴ 学校成绩

客观的学校成绩往往表示学生在考卷上所答对的分数。而答对的分数又往往是根据教师所定的标准。在这种计分制度下,学生不但需要用记忆与辐合思维法以寻求正确答案,而且还需要揣摩教师的心理,在答案上博取教师的欢心。以此所得的分数与创造力的相关很低。根据国外学者泰勒、杰克斯和吉尔福特等人的研究结果,不但学科分数,而且包括学校成绩的总平均分都不能作为预测创造力的根据。他们甚至发现,有少数成绩差的学生,其机巧测验的分数反而比成绩好的高。这些效度差异,是因为各个学校的政策、气氛、教育方法、考试方法和计算成绩的方法互相有差异的原因。如果是教授只对有创造表现的学生给予较高的分数,则成绩与创造力的相关自然增高。

过去中国心理学家对这一问题没有权威的研究结果。美国有人揣测,中国学生成绩与创造力的相关应该比美国教授研究所得者略高,因为美国教授大半用客观测验,诸如是非、选择等类。应付这种测验所需心智大多是认知、记忆与评鉴力三种,这三种与创造力的相关很低。而中国中学与大学的考试题目多属发挥性,学生既需要凭记忆寻取材料,又需要用发散思维借题发挥,再用辐合思维以作总结。从理论上讲,中国大、中学的学生成绩与创造力的相关应该比美国的高。但是,由于认识上的错误,我们的教育从家庭、学校到社会,都在做伤害开发学生创造力的事,事实证明恰恰相反。

⑵ 提名法

提名法虽然不是一种测验法,但是测验效度的确定往往以有关人物的提名为准。这些人物是老师、主管、同学以及各类专业人才等。至于提名的方法,可根据所规定的标准而举荐,也可以用等级评分法予以提名。无论用哪一种方法,都不能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

⑶ 作文与论文测验

测验创造力最简单的方法是作文。这是早期的心理学家用来研究想象力的一种方法。为测验创造力,作文题目本身必须是不寻常而富于激发想象力的。比如托兰斯所用的一套作文题目有:一个不会吠的狗;一个能说话而不愿说话的女郎;一个既不抓又不爬的猫;这个医生变成了一个木匠;志愿当护士的男孩;会飞的猴子。为公平起见,作文必须限定时间,大约20分钟。有创造力的学生往往不注意书法、文笔与笔画。因此为使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教师可以事前说明不必过于计较书法、笔画、文法或整洁等规律,应尽量在20分钟以内选择一个题目写出最为动人而有趣的故事。故事必须新鲜出奇。必要时,学生自己可以拟一类似的题目。作文最主要而最难解决的缺点,是评分缺乏客观的标准。

发表论文是衡量创造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首先是看发表论文的数量。发表科学论文的数量同科学的创造力有密切关系。其次是看发表科学论文的质量。科学论文的质量通常用所谓“引用指数”,就是被其他发表的论著引用的次数来衡量。它可以避免单纯用发表论文的数量来衡量创造力所带来的差错。

如果把高考制度与“速度等于距离除以时间”、“效率等于工作量除以时间”的物理学公式进行联想类比,学生在考卷上答对的分数只相当于“工作量”或者“距离”,思维能力或学习效率只相当于“速度”或“效率”,学习时间、完成作业的时间和考试时间相当于公式里的时间。再根据卢布姆“如果按照规律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水平,即完全达到掌握学习内容的程度”的观点,在90分钟完成100分,120分钟完成150分考试题的高考制度中,由于每个学生完成考试的时间和思维反应不一样,所以每个学生在考卷上答对的得分,没有“参照物”,不足以反映学生能力和素质。这说明高考制度有问题,问题在哪里呢?在于它的信度和效度不够。所谓信度,是指学生成绩的可信程度;所谓效度,是指学生成绩的可用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皮发万,未经皮发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08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