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铅酸蓄电池回收及制造的铅化合物纳米粉体的制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71865.3 | 申请日: | 201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99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晓;徐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春晓 |
主分类号: | C01G21/02 | 分类号: | C01G21/02;C01G21/06;H01M10/54;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蓄电池 回收 制造 化合物 纳米 制法 | ||
1.一种铅化合物纳米粉体的制法,所述制法应用于铅酸蓄电池回收和/或制造,包括步骤:
(1)将铅、铅盐或废铅酸蓄电池铅膏与有机或无机化合物进行反应,生成溶解性的铅盐或生成氢氧化铅;
其中,有机或无机化合物,包括:乙酸或/和乙酸盐、碱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以及它们与水的混合物;
铅盐包括:硫酸铅、硝酸铅、氯化铅、磷酸铅、铬酸铅、钼酸铅、铁酸铅、碳酸铅、草酸铅、硬脂酸铅、醋酸铅、柠檬酸铅;
碱包括:NH4OH、荷性碱;所述荷性碱包括:NaOH、KOH;
(2)向所生成的溶解性的铅盐溶液中,加入碱;所述碱包括:NH4OH、荷性碱或它们的溶液,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荷性碱包括:NaOH、KOH;
或向生成氢氧化铅的溶液中,加入部分或过量的H2CO3、CO2、尿素、硫酸、有机酸或其盐,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3)对所获得的Pb化合物或氢氧化物沉淀进行过滤、烘干除水、加热分解的处理过程,获得Pb化合物纳米粉体;加热的温度范围在800摄氏度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有机或无机化合物加入的摩尔浓度比例为:Pb原子/离子:该化合物在1:0.1~1:1000之间;
步骤(1)中的反应的温度范围为1000摄氏度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碱加入的摩尔浓度比例为:Pb原子/离子:碱在1:0.1~1:1000之间;
所述部分的含义是指加入的摩尔浓度比例为:Pb原子/离子:加入化合物大于1:1;
有机酸包括:柠檬酸、聚丙烯酸、甲酸、乙酸、丙酸、乙二酸、丙二酸、乳酸、顺丁烯二酸、乙二胺四乙酸、聚马来酸、酒石酸、富马酸、邻苯二甲酸、苹果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中,还能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包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中,表面活性剂加入的摩尔浓度比例为:Pb原子/离子:表面活性剂在1:0.0001~1:10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硬脂酸或/和油酸或/和月桂酸及其盐、十六醇聚氧乙烯醚基二甲基辛烷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十二烷基氨基丙酸、十八烷基二甲基氧化胺、异构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聚乙烯吡咯烷酮、辛基酚聚氧乙烯醚、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还能加入还原剂或/和氧化剂,包括:CO、H2O2、FeSO4、O2、空气;其中,还原剂或/和氧化剂加入的摩尔浓度比例为:Pb原子/离子:还原剂或/和氧化剂在1:0.01~1:100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还能以反应体系中反应物之间以固体混和物的方式存在并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能辅以机械或其它物理作用方式,包括:球磨、超声、超重、微波辐照、UV辐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还能将加热过程中反应物产生的分解气体和/或燃烧过程产生的气体通入步骤(1)或/和步骤(2)中作为还原剂或沉淀剂进行利用;
步骤(3)中,进行加热分解处理之前,还能进行分馏或/和萃取。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3)中,均能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杂质金属离子的络合剂,包括:有机酸、碱以及有机酸与碱作用形成的盐,其中有机酸包括:乙二胺四乙酸、1,2–二氨基丙烷–N,N,N',N'–四乙酸、氨基酸、羟基乙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杂质金属离子的络合剂加入的摩尔浓度比例为:Pb原子/离子:杂质金属离子的络合剂在1:0.0001~1:10之间;
步骤(1)~(3)中,均能辅以物理作用方式,包括:超声、超重、微波辐照、UV辐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包括:氨基乙酸、丙氨酸、色氨酸、谷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天冬氨酸,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有机酸包括:柠檬酸、聚丙烯酸、甲酸、乙酸、丙酸、乙二酸、丙二酸、乳酸、顺丁烯二酸、乙二胺四乙酸、聚马来酸、酒石酸、富马酸、邻苯二甲酸、苹果酸,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碱包括:氨、乙二胺、四甲基氢氧化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春晓,未经杨春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186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