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FTA机顶盒节目播放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72312.X | 申请日: | 201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3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启均;周志武;杨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35 | 分类号: | H04N21/435;H04N21/431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李顺德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fta 机顶盒 节目 播放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电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FTA机顶盒节目播放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FTA机顶盒是一种收看不加密节目的数字机顶盒,前端播出的节目对用户来说不需要智能卡就可以观看。目前,大多数运营商都提供FTA服务,运营商之间存在相互竞争的关系。假设不加控制,如果用户从A运营商领取的FTA机顶盒就可以在B运营商的网络中使用,这样对A运营商的商业运作是不利的,因此,为了维护A运营商的利益,需要一种控制方法能够使得用户从A运营商领取的FTA机顶盒只能够在A运营商的网络中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FTA机顶盒节目播放的控制方法,有效控制用户对FTA节目的收视。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FTA机顶盒节目播放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运营商获取每个生产批次的FTA机顶盒的GUID识别号,并生成GUID识别号范围列表;
b.前端系统将GUID识别号范围列表打包生成TS流,在所有FTA频点播发;
c.FTA机顶盒终端接收并解析TS流,得到GUID识别号范围列表;
d.FTA机顶盒终端判断本机的GUID识别号是否在GUID识别号范围列表之内,如果是,则执行步骤e,否则执行步骤f;
e.保持节目播放;
f.关闭节目播放。
进一步,还包括步骤:
g.在OSD上提示运营商联系方式。
进一步,步骤a中,运营商从FTA机顶盒制造商处获取每个生产批次的FTA机顶盒的GUID识别号。
进一步,步骤d中,FTA机顶盒终端利用FTA机顶盒的MPEG解码芯片制造商提供的GUID获取函数得到本机的GUID识别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有效控制用户对FTA节目的收视,用户从某个运营商处领取的FTA机顶盒只能在该运营商的网络中使用,保障运营商的利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为了有效控制用户对FTA节目的收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FTA机顶盒节目播放的控制方法,其主要步骤包括:a.运营商获取每个生产批次的FTA机顶盒的GUID(全球唯一标识符)识别号,并生成GUID识别号范围列表;b.前端系统将GUID识别号范围列表打包生成TS流,在所有FTA频点播发;c.FTA机顶盒终端接收并解析TS流,得到GUID识别号范围列表;d.FTA机顶盒终端判断本机的GUID识别号是否在GUID识别号范围列表之内,如果在GUID识别号范围列表之内,则保持节目播放,否则,关闭节目播放。
在具体实施上,如图1所示,首先由运营商从制造商那里获取每个生产批次的FTA机顶盒的MPEG(动态图像专家组)解码芯片GUID识别号,并生成GUID识别号范围列表,由于每个芯片的GUID都是唯一的,不会重复,而且在同一批次中的芯片的GUID识别号都是连续的,因此要形成一个GUID识别号范围列表很容易实现;接着,由运营商前端系统将GUID识别号范围列表按照私有数据格式进行打包生成TS流,在所有的FTA频点播发;FTA机顶盒终端(用户端)接收到TS流之后进行解析,得到该GUID识别号范围列表;最后由FTA机顶盒利用MPEG解码芯片制造商提供的GUID获取函数来获取本机的GUID识别号,并判断本机的GUID识别号是否在GUID识别号范围列表之内,如果是,则保持节目播放,如果不在GUID识别号范围列表之内,则关闭音视频播放,并在OSD(屏幕调节菜单)上给出运营商的联系方式,以便用户及时和运营商取得联系。
在本发明中,前端系统与FTA机顶盒终端之间交互的只是GUID识别号的范围,而非所有批次的FTA机顶盒的GUID识别号,是为了减小网络负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23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