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池蝶蚌与大宗淡水鱼混合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72474.3 | 申请日: | 201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4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叶金云;朱俊杰;张爱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张中南 |
地址: | 313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池蝶蚌 大宗 淡水鱼 混合 养殖 方法 | ||
1.一种池蝶蚌与大宗淡水鱼混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在池蝶蚌挂养前预先投放生活于水的中下层的大宗淡水鱼,在池蝶蚌挂养后投放生活于水的中上层的大宗淡水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预先投放生活于水的中下层的大宗淡水鱼是在水温不低于10℃时投放。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生活于水的中上层的大宗淡水鱼是在水温为20~25℃时投放。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池蝶蚌挂养是以距离0.6米间距挂种,距水底1米,每亩水体挂种池蝶蚌700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投放生活于水的中下层的大宗淡水鱼的量是每亩水面投放10~30kg。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投放生活于水的中下层的大宗淡水鱼的量是每亩水面投放20~60kg。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是在投放生活于水的中上层的大宗淡水鱼6个月后开始进行部分大宗淡水鱼的捕捞,捕捞后再次投放生活于水的中下层的大宗淡水鱼,待水温升至20~25℃,再投放生活于水的中上层的大宗淡水鱼,开始第二年的养殖;在池蝶蚌蚌种挂养2年后,进行珍珠的收集。
8.如权利要求1或2或7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生活于水的中下层的大宗淡水鱼为青鱼、鳊鱼中的任一种或两种。
9.如权利要求1或3或7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活生于水的中上层的大宗淡水鱼为草鱼、鲢鱼、鲫鱼、鳙鱼中的任一种或几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活生于水的中上层的大宗淡水鱼为草鱼、鲢鱼、鲫鱼和鳙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师范学院,未经湖州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247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工头可移动且由气压控制的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特种数控开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