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活力的测定方法及其测定试剂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72892.2 | 申请日: | 201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0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学忠 |
主分类号: | G01N33/52 | 分类号: | G01N33/52;G01N21/78;G01N21/33;C12Q1/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5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鸟氨酸 氨甲酰 转移酶 活力 测定 方法 及其 试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检验测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活力的测定方法及测定试剂。
背景技术
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Ornithine carbamoyltransferase,OCT)是一种氨基转移酶,主要位于肝细胞线粒体,是肝脏的特异性酶。其在肝脏含量最丰富,小肠等其他组织基本缺如。其作用是催化鸟氨酸至瓜氨酸的可逆性转变,在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是氨在肝细胞内经鸟氨酸循环生成尿素的关键步骤。测定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是肝胆疾病的敏感指标。肝细胞癌是目前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三位。早期发现和治疗是延长患者生产期、降低死亡率的关键。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在肝细胞癌患者中血清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OCT/ALT)比值偏高,并认为OCT/ALT可能成为肝细胞癌的一种新的诊断指标。故通过建立OCT的全自动测定方法,将大大提高肝细胞癌的早期诊断率。
但目前临床应用中,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高压液相色谱法和酶联免疫法等。上述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需要特别的测定仪器,操作复杂,试验耗时较长,不能应用于临床大流量的自动化分析,且价格昂贵。由于上述缺陷的制约,目前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尚未成为临床检测的常规项目。
由于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在体液和组织样本中的含量很低,通常每升为几微摩尔到数十微摩尔,无法达到临床上常规酶学测定方法所需的测定灵敏限,从而限制了常规酶学方法的采用。虽然近年来酶学检测方法的信号增量技术不断发展,但至今尚未见有关采用酶学方法测定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的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测定方法需特殊仪器、操作复杂、耗时长、不能进行大流量的自动化分析,且价格昂贵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活力的测定方法,以及测定试剂。
本发明人巧妙的利用酶循环反应,首次建立了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的酶学测定方法及测定试剂。该方法无需特殊仪器、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且成本低廉,可实现临床快速、大流量的样本测试,使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成为临床上常规检测项目成为可能,具有极高的科学和经济价值。具体的,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涉及一种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的测定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待测样本在酶循环反应系统中,进行如式1~2所示的反应,测定酶循环反应生成的氨的生成速率并计算,即得待测样本中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含量;所述的酶循环反应系统包括瓜氨酸水解酶(Citrullinase EC 3.5.1.20)、L-鸟氨酸或其盐,和氨基甲酰磷酸或其盐。
式1
式2
本发明的方法采用循环增量的构思,通过将待测样本中的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经式1所示的反应生成L-瓜氨酸,之后再经式2所示反应的反复循环,不断生成氨,极大的提高了检测灵敏度。由于氨的生成速率与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含量成正比,通过测定氨的生成速率,经计算即得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含量。
本发明的方法中,所述的待测样本可为各种形式的需检测其所含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含量的样本,如体液样品或组织样本,更具体的如血清样本或血浆样本。所述的待测样本与酶循环反应系统的用量比没有特殊要求,只要能满足进行式1~3所示的反应即可,但同一测定批次内应一致。
本发明的方法中,如式1~2所示,所述的瓜氨酸水解酶为反应催化剂,用量均为催化有效量以上,一般可为0.1~500kU/L,较佳的为1~100kU/L(U为国际单位)。显然的,增加上述酶的用量并不影响本发明方法的应用,但会增加成本。所述的L-鸟氨酸或其盐(如单盐酸盐)和氨基甲酰磷酸或其盐(如氨基甲酰磷酸二钠、氨基甲酰磷酸锂)的用量以过量可促进循环反应向理想方向进行为宜,一般可为0.01~290mmol/L,较佳的为0.1~50mmol/L,更佳的为1~50mmol/L。
本发明的酶循环反应系统为可保证样本在其中能进行如式1~2所示的反应的系统,因此其应为能保证所用酶的活性的缓冲液体系,较佳的为pH6~9的缓冲液体系。所述的缓冲液可为本领域常用的各种缓冲液,如磷酸盐缓冲液、Tris缓冲液或N-(2-羟乙基)哌嗪-N’-(2-乙基磺酸)(HEPES)缓冲液等。缓冲液的浓度(缓冲对的总浓度)无特殊要求,一般为20~300m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学忠,未经王学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28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