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乌龙茶全自动无布包揉工艺及其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72911.1 | 申请日: | 201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7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许国忠;金心怡;许振祥;陈毅斌;郝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弘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2 | 分类号: | A23F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乌龙茶 全自动 无布包揉 工艺 及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茶设备,特别是一种乌龙茶全自动无布包揉工艺及其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卷曲型乌龙茶包揉是一个复杂而人工技术要求高的工艺过程,包括速包、平板包揉、解块筛末、加热干燥、定包等5个工序,需要在速包机、平揉机、解块筛末机、烘干机等不同单机上进行,将乌龙茶杀青叶包成布球,对其进行平揉包揉,经内外翻拌后再进行布包和平揉,循环反复20—30次,期间穿插多次的解块筛末以及1—2次的加热和定包工序,历时6—8个小时,是乌龙车含水率从40%以上降至20%以下,外形逐渐揉紧成颗粒状(半球形)。以上每个工序需要人工操作和人工搬运,其花工大,耗时长,劳动强度高,且所需设备的台套数多。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乌龙茶全自动无布包揉设备,对所提供的乌龙茶杀青叶进行反复多次压揉成型,其工艺实现无布包揉,大大提高包揉工序,降低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以实现乌龙茶加工连续化、自动化。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的缺点,和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乌龙茶全自动无布包揉工艺,结合其设备,对所提供的乌龙茶青叶进行反复多次压揉成型,其工艺实现无布包揉,大大提高包揉工序,降低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以实现乌龙茶加工连续化、自动化。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乌龙茶全自动无布包揉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A、自动进茶:启动升降装置,滚筒上端口朝上,下端口朝下,成一定的倾角,这时关闭承叶,自动进茶装置鼓风机将茶青叶送入滚桶内后,滚筒水平复位,左右液压装置油缸打开,包揉头内移,承叶打开,包揉头压缩滚桶内的茶叶即完成一次“自动进茶”,等待下一次再自动进茶;
B、初压揉—解块—筛末:左右液压装置油缸打开,包揉头内移,承叶打开,包揉头压缩滚桶内的茶叶,每次压揉后,包揉头外移松压,同时启动滚筒水平转动,茶末从滚筒内壁上的小孔筛出,既完成一次“初压揉—解块—筛末”,根据制定的工艺要求等待下一轮的“挤压—松压—压揉—解块—筛末”;
C、加热初干:经过几次的B动作,由湿度传感器通过电脑指令,开启电加热装置和鼓风机,送热风至滚桶内,即加热初干;
D、复压揉—定包:初干后的茶叶再经过“挤压—块茶—解团—筛分—复压揉”三至四次,形成乌龙茶卷曲型外形;
E、复压揉结束后,倾倒滚筒,茶包在外定型后,再进行最后的足火干燥。
步骤A、B中,压揉时,根据茶青叶容量与包揉头压力产生两包揉头在滚桶内的相对位移,其中一包揉头跟滚筒一起转动,另一包揉头不转动。
步骤C中,根据工艺的要求,可以送热风至滚桶内使茶叶温度升至50摄氏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乌龙茶全自动无布包揉设备,该设备由机座、升降装置、电机与传动机构、液压装置、滚筒装置、导轮装置、控温加热装置、包揉头装置、自动门装置组成。
滚筒装置包括滚筒、两付滚筒托轮,滚筒安装在支座总成上,滚筒可径向水平中心线转动,滚筒轴一端固定于支座上转动轴,滚筒轴向可改变倾角;
滚筒下方设有控温加热装置,配套鼓风机,可将热风送入滚筒内;
滚筒外圈设有两条环形倒轨,滚筒通过两条导轨支撑在下方的两个弹性滚筒托轮装置上;
滚筒上端设有一组齿轮齿圈机构,调速电机的动力通过齿轮齿圈机构,带动滚轮转动,并带动包揉头转动。
包揉头装置为半球形包揉头,包揉头的外径略小于滚筒内经,包揉头可沿导轴轴向向滚筒内或向滚筒外相向移动,位于滚筒两端,左包揉头与液压装置油缸伸端固定连接,只移动不转动,右包揉头通过轴承与液压装置油缸伸端联接,既可以移动又可以自由转动。
自动门装置设有圆形薄钢板承叶,直径略大于滚筒内经,自动门装置支撑在自动门支座上,自动门支座固定在滚筒体上,通过自动门油缸控制承叶的开闭。
一种乌龙茶全自动无步包揉设备,还包括自动进茶装置,包括鼓风机、风管、喇叭口,鼓风机的风力将容器内的茶青叶经喇叭口输送往滚筒。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上述乌龙茶全自动无布包揉设备,特别适用于铁观音制作工程中的包揉工序,采用本发明代替手工操作自动完成茶叶包揉,解决手工包揉劳动强度大、操作复杂且容易损伤茶叶的技术问题,降低茶叶的生产成本,提升茶叶品质;且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商业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弘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弘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29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