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扭矩放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73070.6 | 申请日: | 201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5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秦志文;宋瑾;马超;张强华;卢淑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液压件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1000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矩 放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装置,尤其是一种扭矩放大装置,属于液压传动及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申请人了解,全液压扭矩放大装置是一种普遍运用于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及其他工程车辆上的传统转向装置,其典型结构如图1、2所示,含有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壳体1、配流机构、定子16、后盖2,阀芯套5置于壳体内部,阀芯套5内支撑与输入轴固连的阀芯4。壳体1同侧分布的进、出油口分别与进、出油孔连通,并与阀芯套5中的对应油槽连通。摆线齿转子15置于定子16内部,该转子为6齿摆线与定子的7齿针齿构成摆线针轮副计量装置。转子15内孔为12齿内花键,同时与输入联动轴13和输出联动轴8的相对端啮合连接,输入联动轴13的另一端通过拨销12与阀芯套5连接,输出联动轴8另一端与输出轴6传动连接,输出轴6支撑于后盖2中,并且输出端伸出后盖,壳体1的进、出油口端面制有溢流阀芯25和阀座26构成的溢流阀。
工作中(参见申请号为200610039126.5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当阀芯4输入扭矩时,通过输入联动轴13带动阀芯套5转动,切换壳体1及阀芯套5上的油孔和油槽,使进油孔输入的压力油进入到转、定子啮合副中的扩展油腔,同时转、定子啮合副的收缩油腔油液进入到壳体1回油槽,经回油口排出,从而带动转子15转动,将液压能转转化为机械能,通过输出联动轴8、输出轴6输出。这种6/7齿转定子副在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同时具有精确计量的特性,因此实现了将输入到阀芯上的扭矩准确放大的功能。当系统压力高于溢流阀调定值时,溢流阀开启回油,保证系统压力的恒定。
长期以来,由于构成配流机构的阀芯套内的进、出油环槽为沿轴向前后设置,因此壳体上的进、出油口始终为对应的同侧分布结构。随着转向装置的结构紧凑化,这种现有结构在使用中反映出的问题目益突出:首先,进出油口的现有同侧分布结构使得溢流阀必须沿扭矩放大装置轴向设置,一旦安装之后,受限于轴向空间,溢流阀的调节和维护十分困难;如果将溢流阀分别出来单独设置于转向系统中,势必增加制造成本,导致安装不便。其次,油口的同侧分布还使其必须完全通过斜孔与配流机构连通,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并且给主机安装和维护造成极大的不便。另外,现有油口结构还使得壳体及整个扭矩放大装置体积庞大,不仅浪费材料,也带来了其它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结构改进,提出一种安装后调节方便的扭矩放大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扭矩放大装置含有沿主轴线方向按序固定连接的壳体(1)、定子(16)、后盖(2)构成的外壳,所述壳体内装有支撑输入阀芯(4)的阀芯套(5),所述定子内装有与之形成摆线针轮副的转子(15),所述后盖内支撑输出轴(6);所述转子内孔通过内花键同时与输入联动轴(13)和输出联动轴(8)的相对端啮合连接,所述输入联动轴的另一端通过拨销(12)与阀芯套连接,所述输出联动轴的另一端通过内花键与输出轴传动连接;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壳体延伸出具有端面(1-1)和两轴向侧面(1-2、1-3)构成的油口凸台(43),所述油口凸台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主轴线垂直;所述壳体的进、出油口(IN、OUT)沿所述长度方向排列,分别通过进、出油孔(1-4、1-8)与所述壳体中的对应油槽连通,形成配流结构;所述进、出油孔之间装有调节端位于油口凸台轴向侧面之一的溢流阀(44)。
本发明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进油口通过直通进油孔以及转接油孔与所述壳体中的进油环槽连通,所述出油口通过直通出油孔与所述壳体中的出油环槽连通。
本发明的上述改进技术方案打破了传统结构的惯性,在保持扭矩放大装置原有性能的前提下,由于油口结构的变化使得溢流阀的调节位置变为与装置轴线垂直方向,因此空间不受限制,调节维护十分方便,同时,油口与油槽的连通油孔主要为直孔,因此工艺简单,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此外,改进后的油口结构还使得壳体及整个扭矩放大装置的体积和重量明显减小,从而给运输、安装带来了诸多便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液压件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镇江液压件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30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