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木薯渣为原料制备造纸湿部化学添加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74150.3 | 申请日: | 2011-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4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武书彬;陶正毅;赵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21H21/10 | 分类号: | D21H2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4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薯 原料 制备 造纸 化学 添加剂 方法 | ||
1.一种以木薯渣为原料制备造纸湿部化学添加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木薯渣碎解后用清水冲洗分散,脱出悬浮的木薯皮和粗纤维后将沉降的木薯渣及细小纤维脱水留用,得到沉降物;从脱出的木薯皮和粗纤维中经干燥、分散、风选分离得到粗纤维;将所述粗纤维与沉降物混合,即得到粗选木薯渣;
(2)将步骤(1)所述粗选木薯渣稀释成质量浓度为5~10%的中浓渣浆,调节pH值为9~11,30~60℃下用有效氯浓度为1~5%的次氯酸钠和2~4%的过氧化氢处理15~90min;
(3)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渣浆用盐酸中和至中性后,经洗涤、筛分、压榨脱水后,在80~100℃下干燥至恒重,得到精制木薯渣;
(4)用球磨机将所述精制木薯渣研磨3~6h后,得到精制木薯渣基粉末;
(5)常温下将所述精制木薯渣基粉末与有机溶剂按质量体积比1:1~1:10g/ml均匀混合,在30℃~50℃下预热搅拌5~15min后,再加入与所述精制木薯渣基粉末质量体积比为1:3~1:5g/ml的体积浓度为9~205g/L的氢氧化钠溶液碱化,得碱化产物;所述碱化温度为30℃~70℃,碱化时间10~60min;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异丙醇或丙酮;
(6)向碱化产物中加入摩尔量相当于上述氢氧化钠0.5~1.5倍的液体改性试剂,补充步骤(5)所述的有机溶剂使上述精制木薯渣基粉末的浓度控制在5~25%,在40~90℃下恒温改性,改性时间为1.5~6h,得到合成混合物;改性过程保持搅拌,搅拌速度为100~400r/min;所述液体改性试剂为一氯乙酸、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中的一种;或者为卤代烷基季铵盐中的一种;
(7)倾出所述合成混合物中的残液,向固体剩余物中加入与所述精制木薯渣基粉末质量体积比为1:1~1:10g/ml的体积浓度为65%~100%的乙醇,搅拌洗涤过滤3~5次,将滤饼干燥并粉末化得到纯化的木薯渣基改性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薯渣为工业木薯淀粉厂生产中经机械脱水的残渣或储存干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有机溶剂为异丙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碱化时间为30min,碱化温度为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的卤代烷基季铵盐为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四丁基氯化铵或溴化铵、氯代苯基三甲基氯化铵或溴化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卤代烷基季铵盐为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415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却装置及投影机
- 下一篇:一种碳纤维纸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