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内饰材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74561.2 | 申请日: | 201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8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上原昌浩;村上匡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广谷 |
主分类号: | B32B27/04 | 分类号: | B32B27/04;B32B27/08;B32B27/12;B32B27/36;B32B27/40;B32B37/06;B32B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0 | 代理人: | 武晨燕;迟姗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用内饰材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车辆用内饰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准备分散含有热塑性树脂、增强纤维及热膨胀性粒子的可冲压片材,
将表皮材放置在该可冲压片材上后用平板型热压机进行加热压缩,将表皮材压在可冲压片材的表面上,制造出在可冲压片材上贴有表皮材的粘贴材后,
打开热压机,使已加热了的粘贴材的可冲压片材中的热膨胀性粒子膨胀,形成规定厚度的膨胀粘贴材,
然后,将该膨胀粘贴材放入冷压机中进行加压成形,从而形成车辆用内饰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内饰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该可冲压片材的放置表皮材的一侧的表面上,设置由热熔粘合树脂形成的树脂薄片,在该树脂薄片上放置有表皮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内饰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表皮材由聚氨酯泡沫层和贴合在该聚氨酯泡沫层的表面侧的针织物形成,在该可冲压片材的放置表皮材的一侧的表面和该聚氨酯泡沫层之间,设置由皮芯结构的纺粘型无纺布形成的树脂薄片,在该树脂薄片上放置有表皮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内饰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皮芯结构的芯材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形成,该芯材的表面侧由烯烃类树脂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内饰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热压机中,以160~210℃加热可冲压片材和表皮材,而且将可冲压片材的厚度压缩为压缩之前的厚度的0.9倍以上,并保持5~30秒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广谷,未经株式会社广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456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