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风管表面材料的成型剂及其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74807.6 | 申请日: | 2011-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0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袁雪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雪祥 |
主分类号: | C04B28/32 | 分类号: | C04B28/32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462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风管 表面 材料 成型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风管表面材料的成型剂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而现代建筑又普遍使用中央空调系统,需要大量的通风管道。通风管道作为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饭店、宾馆、医院、工厂、商场、办公大楼等工程的通风系统和中央空调中。目前我国在用的通风管道约15亿平方米,产品年需求量超过1亿平方米,并以每年10%—15%的速度递增。
最早使用的通风管道采用的是木板风管,目前普遍使用的是铁皮风管,并在铁皮风管的外壁面包裹有保温材料岩棉。但是铁皮风管易生锈,使用寿命短,在干燥气候环境下,使用寿命才10年左右,而在潮湿的沿海城市,尤其是纺织厂房,地下工程,使用寿命只有7年左右。其次漏风量大,能量损失严重,导热系数高,热损失严重。
于是发明了一些复合风管,就是在保温材料表面复合铝箔这种表面材料作为风管使用,比如玻璃棉板复合风管,聚氨酯复合风管,酚醛泡沫板复合风管等,这些表面材料具有强度差,使用寿命短,易腐蚀,成本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复合风管表面材料的成型剂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的成型剂具有生产成本较低,工艺污染较小,不生锈、耐腐蚀、不老化、重量轻,噪声污染小,使用寿命在20年以上,社会效益显著。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复合风管表面材料的成型剂,由如下质量比的原料配制而成:氯化镁溶液:氧化镁:重质碳酸钙(购于建德欧德钙业):磷酸:发泡剂溶液=(100-120):(90-110):(45-55):(0.1-0.2):(0.2-0.3)。
所述的成型剂优选由如下质量比的原料配制而成:氯化镁溶液:氧化镁:重质碳酸钙:磷酸:发泡剂溶液=110:100:50:0.15:0.25。重质碳酸钙在本发明的工艺中起到一种填料的作用;磷酸在本发明中相当于一种缓凝剂,能使固化时间达到很好的控制;发泡剂溶液能产生微小孔洞,使整个板材重量减轻,其做成风管后,承载在建筑物上时,降低了建筑物的荷重。
一种复合风管表面材料的成型剂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氯化镁溶液的配制,将氯化镁与自来水以质量比为1.1:1的比例混合,进行搅拌,溶化,使波美度达到25~27Be°;2)将固体发泡剂(购于北京中科新大通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经过50—60℃加热熔化成液体,然后加水搅拌,固体发泡剂与水的质量比为1:28,配制成发泡剂溶液;3)按所述的比例在氯化镁溶液中加入氧化镁、重质碳酸钙,磷酸,开机搅拌2分钟后倒入发泡剂溶液,再进行搅拌,直到搅拌均匀为止就为复合风管表面材料的成型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成型剂可以应用到建筑用任何板材的表面作为表面材料使用。具有生产成本较低,工艺污染较小,不生锈、耐腐蚀、不老化、重量轻,噪声污染小,使用寿命在20年以上,社会效益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复合风管表面材料的成型剂,由如下质量比的原料配制而成:氯化镁溶液:氧化镁:重质碳酸钙(购于建德欧德钙业):磷酸:发泡剂溶液=100:90:45:0.1:0.2。本实施例的一种复合风管表面材料的成型剂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氯化镁溶液的配制,将氯化镁与自来水以质量比为1.1:1的比例混合,进行搅拌,溶化,使波美度达到26Be°;2)将固体发泡剂(购于北京中科新大通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经过50℃加热熔化成液体,然后加水搅拌,固体发泡剂与水的质量比为1:28,配制成发泡剂溶液;3)按所述的比例在氯化镁溶液中加入氧化镁、重质碳酸钙,磷酸,开机搅拌2分钟后倒入发泡剂溶液,再进行搅拌,直到搅拌均匀为止就为复合风管表面材料的成型剂。此种成型剂可直接复合到保温材料上,直接复合形成复合风管。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雪祥,未经袁雪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48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