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药物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75295.5 | 申请日: | 2011-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6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道国;王程杰;王永慧;董梅琴;王永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道国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K9/14;A61K9/20;A61K9/48;A61P1/00;A61K35/56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樊羿 |
地址: | 46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肠炎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消化道疾病的药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药物。
背景技术
慢性肠炎系多种因素的肠道综合征候群,主要指肠道的吸收功能紊乱与炎症,其临床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腹胀肠鸣,粘液成脓商便及舍未消化食物、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以致身体虚弱,变症丛生。慢性肠炎属于祖国医学的“泄泻”范畴,历代医家认为“泄泻不离湿”,其主要病变在于脾胃与大小肠,同时与肝、肾密切相关。脾主运化,小肠主液,大肠主津,患者因脾虚湿盛,运化失职,长期津液代谢失常,阴阳失调所致。其发病原因可见脾胃虚弱、肾阳虚衰、瘀阻肠络等。临床上慢性肠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小儿、中老年多见。慢性肠炎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复发性较强。目前治疗慢性肠炎的方法及药物甚多,中成药有人参健脾丸、附桂八味丸、逍遥丸、中药灌肠等,但疗效并不令人满意,时轻时重,病程往往拖延数年;西医治疗主要应用抗生素、长期输液等,治标不治本,易导致肠内菌群失调,且治疗费用较高,一般患者难以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见效快治愈高,疗效肯定,无毒副作用,药源易取,价格低廉的治疗慢性肠炎的药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药物,它是以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中成药:
川贝10~50份、地骨皮10~50份、白芨10~40份、元胡10~40份、海螵蛸10~50份、甘草2~10份。
上述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川贝15~40份、地骨皮15~40份、白芨15~35份、元胡15~35份、海螵蛸15~45份、甘草3~9份。
上述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川贝20~35份、地骨皮20~40份、白芨20~30份、元胡20~30份、海螵蛸20~40份、甘草4~8份。
所述治疗慢性肠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各味药共碾细末后过100~150筛,多次研磨直至全部药料过筛为止,所得为散剂,或压制成片剂,或装入胶囊制成胶囊剂。
所述治疗慢性肠炎的药物适用于饭前服用,成人每次8~12g,每日2次,10日为一疗程,一般1~2个疗程方可治愈。
本发明具有积极有益的效果:
1.辩证用药与组方原理:中医治疗本病,注重从整体出发,通过调整各脏腑的功能,达到“阳平阳秘”、“阴阳平衡”。本病虽然辩证分型有多中,但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治病多在渗淡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原则中。本方即是以此为据,使方中诸药合拍,益气镇痛,收敛止泻,故能达治慢性腹泻之效。
方中主要组分的药理药效简述如下:
川贝:味苦,性微寒。入心,肺经。功能,润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热化痰。姜制方法,用姜汁浸泡一宿,后焙干,姜汁炒(清.《得配》)。
地骨皮:为茄科植物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的根皮。味甘,性寒。入肝.肺.肾经。功能;清热凉血,生津止渴。根皮含甜菜碱(betaine)、枸杞酰胺(lyciumamide)、β-谷甾醇,柳杉酚(sugiol)、蜂蜜酸(melissic acid)、亚油酸和桂皮酸。焙制方法,甘草水浸泡一宿焙(宋.《急救》.明《仁术》)。
白芨:味苦,性平,入肺经。功能:敛血止血,生肌。焙制方法,焙干(明.《保元》)。
元胡,味辛,微苦,性温,入肺肝脾经。功能:活血散淤,行气止痛。中医认为,元胡辛散、苦泄、温通,既入血分,又入气分,既能行血中之气,又能行气中之血,气畅血行,通则不痛。研究证实,元胡中可分离出15种生物碱,其中延胡索甲素、乙素、丑素、癸素均有镇痛作用,尤以延胡索乙素的镇痛、镇静作用最为显著。焙制方法,去皮,醋炒(宋.《博济》)。焙干碾细用,(明.《乘雅》)。
海螵蛸:味咸性温,入肝肾经。功能:固经止带,制酸收敛。焙制方法,去衣,研细,水漂净,焙干(明.《一草亭》)。
甘草:味甘、性平,同十二经。功能:益气解毒,润肺。
本发明系纯中药治疗慢性肠炎与国内西药治疗的方法相比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服药方面,价格低廉,患者乐于接受。
2.病证诊断与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慢性肠炎的诊疗标准如下:
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消失,肠镜检查无异常;
有效:临床主要症状基本消失,肠镜复查肠黏膜基本修复;
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变,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好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道国,未经王道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52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