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盾构隧道施工沉降模式的识别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75854.2 | 申请日: | 2011-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4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廖少明;范垚垚;孙璕;肖敏;徐进;徐意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盾构 隧道 施工 沉降 模式 识别 处理 方法 | ||
1.一种盾构隧道施工沉降模式的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盾构隧道地表沉降监测数据,并存入数据库;
2)对隧道横向沉降曲线模式和纵向沉降曲线模式进行分析识别处理,判断出所属模式;
3)分析得出与所属模式相关联的施工参数,为施工优化提供指导与依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隧道施工沉降模式的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沉降曲线模式包括Peck曲线、偏离的Peck曲线、反对称曲线、不对称开挖作用下的曲线、类直线型曲线、W型曲线、局部的W型曲线、其它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盾构隧道施工沉降模式的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沉降曲线模式的分析识别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301)进行危险值判断和沉降/隆起判断,如果判断为沉降型则进行步骤302);
302)判断曲线是否为反对称型,如果判断为否则进行步骤303);
303)进行曲线对称性判断,如果判断为是则进行步骤304),否则进行步骤306);
304)进行曲线正态性判断,如果判断为是则进行步骤305),否者进行步骤306);
305)进行曲线标准/偏移Peck判断,如果判断为是则为Peck曲线,否则为偏移的Peck曲线;
306)进行曲线极值数量判断,如果判断为三个则进行步骤307),如果判断为一个,则进行步骤308),如果判断为其它值则为其它模式;
307)判断曲线是否为W型,判断为否则进行步骤310);
308)判断曲线是否为直线型,判断为否则进行步骤311);
309)判断曲线是否为局部W型,如果判断为否则为其它模式;
310)判断曲线是否为不对称开挖型,如果判断为否则为其它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隧道施工沉降模式的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沉降曲线模式包括切口沉降模式、盾尾沉降模式、后续阶段沉降稳定模式,所述的切口沉降模式包括隆起型、沉降型、突沉型,所述的盾尾沉降模式包括盾尾突沉、正常沉降、超量注浆,所述的后续阶段沉降稳定模式包括沉降稳定、沉降异常。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盾构隧道施工沉降模式的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沉降曲线模式进行分析识别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501)判断切口前方连续隆起点数量是否超过参数a,且最大隆起值超过参数b,如果判断为是则曲线为隆起型,否则曲线为沉降型;判断切口前方是否均为沉降点,且存在一个极小值点,此极小值点的沉降量大于初始点至切口范围内所有测点的沉降量,如果判断为是则曲线为突沉型,否则曲线为沉降型;
502)判断线段BC的斜率K与K2、K3的关系,如果K小于K2,则判断为“超量注浆”;如果K大于等于K2,且小于等于K3,则判断为“正常沉降”;如果K大于K3,则判断为“盾尾突沉”;
503)判断曲线尾部5个点在最近两次量测出的沉降速率V是否均大于等于0,且小于0.1mm/天,如果判断为是则曲线为沉降稳定,否则判断为沉降异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585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