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汉字形码输入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076265.6 申请日: 2011-03-29
公开(公告)号: CN102163087A 公开(公告)日: 2011-08-24
发明(设计)人: 陈长俊 申请(专利权)人: 陈长俊
主分类号: G06F3/023 分类号: G06F3/023
代理公司: 北京东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2 代理人: 刘瑜冬
地址: 330307 江西***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汉字 输入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汉字形码输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汉字形码输入法。

背景技术

关于汉字形码输入的取码输入次数(即拼码输入次数)问题,巳成为当今汉字形码在微机处理上的焦点问题;因此一些传统的汉字形码输入技术为了这一问题不惜代价地将所有笔码较多以上的构成部分统统压缩为一、二、三、末码即将中途的所有汉字构件一概抹杀,甚至干脆将大部分汉字的输入程序统统设定为四码输入,这不但违背汉字符号的本身规律,也违背了具有7000年渊远历史文明而唯一幸存至今并依旧流传光大于当今这个世界上使用人口众多的这种汉文字符号之科学。虽然传统的五笔模式中也设有一级、二级、三级简码输入模式和25个键名字只连打四下便可自动录入上屏的优点,但并不实惠,也很不科学,因为在一次二次乃至三次点击同一键位后所显示的字码中大多不是操作者想要录入的汉字,甚至是靠不上谱的字,第四次仅仅将一个键名字自动录入上屏,这就浪费了宝贵的空间资源。除此,传统五笔在其字根笔码划分归类与键盘编排定位上以及它的五种抽象笔形加上平均五键式且颠三倒四的编码分区模式上更存在着人们对这一方法学习与掌握的严重障碍,加上它的字根笔码收列太少不但造成了人们对汉字采码输入的操作困难,也为汉字的输入速度和可录入范围大打了折扣。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上述汉字形码输入技术的几大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汉字形码输入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汉字形码输入法,把汉字简体、繁体、异体、古体四者分别按照汉字的布局结构逐个地拆分归纳为764个形码,再把这764个形码划分归类成9大类,在9大类下再细分为27个系列,并将这27个系列形码分别与键盘的26个英文字母键和“M”键后面的“<,”键位相对应配置为一个有机整体。

9大类27个系列形码划分定位如下,

点起笔类4个系列:即包括与“Q”键相对应的点起笔系列,与“W”键相对应的点横头系列,与“E”键相对应的两点头系列,与“R”键相对应的多点型系列;

横起笔类3个系列:即包括与“T”键相对应的横起笔系列,与“Y”键相对应的横撇笔系列,与“U”键相对应的多横型系列;

竖起笔类2个系列:即包括与“I”键相对应的竖起笔系列,与“O”键相对应的多竖型系列;

撇起笔类6个系列:即包括与“P”键相对应的撇连笔系列,与“A”键相对应的长撇笔系列,与“S”键相对应的撇角头系列,与“D”键相对应的撇竖笔系列,与“F”键相对应的撇横笔系列,与“G”键相对应的撇折笔系列;

人入八类1个系列:即包括与“H”键相对应的人入八型系列;

折起笔类3个系列:即包括与“J”键相对应的右长折系列,与“K”键相对应的右短折系列,与“L”键相对应的左折笔系列;

叉形类4个系列:即包括与“Z”键相对应的十字头系列,与“X”键相对应的斜叉型系列,与“C”键相对应的连叉型系列,与“V”键相对应的叠叉型系列;

框形类3个系列:即包括与“B”键相对应的闭框型系列,与“N”键对应的开框型系列,与“M”键相对应的异框型系列;

小水类1个系列:即包括与“<,”键相对应的小水火型系列。

本输入法拆分规则是将大部分汉字根据其起笔、笔画、偏旁并结合汉字间架结构情况拆分为没有穿插成一体的形码,如“墅”拆分为‘里、‘予’、‘土’共3码,“寓”字拆分为‘宀’、‘禺’共2码,“攀”字拆分为‘木’‘爻’‘木’‘大’‘手’共5码。

本输入法在打字时使用“shift”键对“<,”键进行符号和形码之间的功能切换。

本输入法同时按住“shift”“ctrl”两键再按一下“Del”键进入造字模式。

本输入法在造字模式下敲击27个笔码键位任意一键则分组显示与该键对应的所有系列形码,通过鼠标选择所要录入的各类形码。

本输入法将汉字输入模式分为极其简单且人性化的“两步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长俊,未经陈长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62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