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76344.7 | 申请日: | 201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8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水野量介;二本松英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075 | 分类号: | B60N2/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金霞;田军锋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座椅 滑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JP2008-247143A(在后面将称其为参考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在参考文献1中公开的座椅滑动装置包括:固定到车辆底板上的下轨道;以及固定到车辆座椅上并且被所述下轨道支承以能够相对于下轨道运动的上轨道。座椅滑动装置还包括锁定部件,该锁定部件限制下轨道和上轨道之间的相对运动。例如通过就坐在上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坐人员对操作手柄进行操作来释放锁定部件对下轨道和上轨道之间的相对运动的限制(也就是,锁定部件的锁定状态)。
此外,在参考文献1中公开的座椅滑动装置包括记忆部件,在就坐在车辆座椅上的乘坐人员例如释放锁定部件(结果,锁定部件进入到解锁状态从而由此允许下轨道和上轨道之间的相对运动)以调节车辆座椅的位置的通常滑动操作期间,该记忆部件与上轨道的运动相关联地在下轨道上运动。该记忆部件容纳在由下轨道和上轨道形成的并且具有箱形状的内部空间内。例如,在每次车辆座椅的座椅背部向前折叠从而使乘坐者进入或者离开在车辆座椅后面的后座的上下车操作时,该记忆部件固定到下轨道上,并且锁定部件与座椅背部的向前折叠操作相关联地被释放和锁定。
在乘客进入或者离开后座之后,上轨道(即,车辆座椅)运动到原始位置(即,记忆位置),在该原始位置,上轨道与记忆部件再次接合,之后座椅背部被从向前折叠状态拉起。随后,锁定部件再进入到锁定状态,从而上轨道相对于下轨道的运动被限制。
特别地,记忆部件的布置范围被限定为使得即使在记忆部件在每次上轨道通过上下车操作相对于下轨道运动到最向前位置时固定到下轨道的最后部上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记忆部件暴露到车辆座椅的后面,即,超过上轨道的后端。
根据在参考文献1中公开的座椅滑动装置,要考虑到下轨道和上轨道的装配过程来装配记忆部件,这可能降低记忆部件的装配性能。为了防止记忆部件暴露超过上轨道的后端,在上轨道运动得比最前位置更向前的状态下装配记忆部件,在所述最前位置上轨道的向前运动被结构性地停止。之后,上轨道向后运动,从而记忆部件插入并且定位在上轨道内。也就是,在上轨道和下轨道被装配并且因此上轨道相对于下轨道的向前运动被限制到最前位置之后,可能不能够装配记忆部件。
因此存在对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的需要,在该座椅滑动装置中,防止了记忆部件被暴露并且提高了记忆部件的装配性能。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一方面,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包括:第一轨道;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轨道运动;锁定部件,所述锁定部件限制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之间的相对运动;多个接合孔,所述多个接合孔在所述第一轨道的纵向方向上以预定间隔形成在所述第一轨道的底壁部处,并且包括后端接合孔,所述后端接合孔在车辆的向后方向上从离开所述接合孔中的以预定间隔邻近所述后端接合孔布置的一个接合孔的点延伸,在所述第二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一轨道定位在最前位置的状态下,所述后端接合孔的前端部在所述车辆的向前方向上比所述第二轨道的后端更远地定位,所述后端接合孔的后端部暴露到所述第二轨道的后端的后面,在所述接合孔之中,所述后端接合孔布置在最后侧;记忆部件,所述记忆部件在所述第一轨道的纵向方向上可运动地支承在形成于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之间的内部空间内,所述记忆部件通过与所述接合孔中的一个接合孔的接合而被阻止运动;保持部件,所述保持部件固定到所述第二轨道上,并且保持记忆部件,以在基于操作手柄的操作来释放由所述锁定部件导致的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之间的相对运动的限制的状态下使所述记忆部件与所述第二轨道一起整体地运动,在与座椅的座椅背部的向前折叠操作相关联地释放由所述锁定部件导致的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二轨道之间的相对运动的限制的状态下,所述保持部件保持记忆部件与所述接合孔中的一个接合孔接合,所述座椅构造为固定到所述第二轨道上;以及辅助支架,所述辅助支架固定到所述第一轨道的底壁部上并且限制与所述后端接合孔的前端部接合的所述记忆部件朝向所述后端接合孔的后端部的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精机株式会社,未经爱信精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63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器以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具有除草作用的取代吡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