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程地质裂缝测量方法及其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76395.X | 申请日: | 201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0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郭捷;马凤山;赵海军;魏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D1/00 | 分类号: | E02D1/00;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地质 裂缝 测量方法 及其 测量 装置 | ||
1.一种工程地质裂缝测量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地质体裂缝(1)的同一条垂线上选取分别位于裂缝两边且距裂缝20~40cm的两处各开挖埋设一个钢管基座(3),并用混凝土(2)进行加固浇注;
(2)分别将两边钢管支架(6)下端的固定端头(4)插入基座(3)顶部的钢管内;
(3)首次测量时将多功能地质罗盘仪(5)上倾向测量仪(10)的圆形水准气泡(17)和倾角测量仪(13)的圆柱形水准气泡(14)分别调节到水平居中位置,记录此时的倾向α、倾角β,同时记录移动测杆(12)显示的长度刻度值L,以L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投影Lcosβ和Lsinβ分别作为两边钢管基座(3)的基准宽度和基准高差;
(4)第N次测量程序与第一次相同,得到倾向α′、倾角β′及长度刻度值L′,用倾向α′与第一次测得的倾向α作差,即Δα=α′-α,得到的L′cosΔαcosβ′和L′cosΔαsinβ′分别为本次测量时两边钢管基座(3)的实际宽度和实际高差,则ΔL=L′cosΔαcosβ′-Lcosβ和ΔH=L′cosΔαsinβ′-Lsinβ分别为两次测量期间地质体裂缝(1)在垂直裂缝方向的拉张闭合变形和竖直方向的沉降错动变形,而ΔS=L′sinΔα为平行裂缝方向的水平错动变形。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地质裂缝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监测结果中三个方向均为矢量变形,以数值的正负进行辨别,ΔL为正值表示裂缝张开,反之闭合;ΔH为正值表示裂缝两边高差变大,反之减小;ΔS为正值表示裂缝两边逆时针水平错动,反之顺时针水平错动。
3.一种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地质裂缝测量方法的专用测量装置,包括:在地质体裂缝(1)两边分别固定一个钢管基座(3),两个钢管支架(6)分别通过下端的固定端头(4)插入并固定在所述两边钢管基座(3)的顶部钢管内,所述两个钢管支架(6)的顶端通过销钉(7)分别连接有固定测杆(8)和移动测杆(12),所述固定测杆(8)和移动测杆(12)通过中间的多功能地质罗盘仪(6)进行连接。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地质裂缝测量方法的专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地质罗盘仪(6)为立方体设计,内部固定有固定测杆(8),且其可以两边测杆的销钉(7)及旋转垫片(21)为依托自由旋转,在其上顶面及平行于固定测杆(8)的竖直侧面分别安装有一个倾向测量仪(10)和一个倾角测量仪(13)。
5.按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工程地质裂缝测量方法的专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向测量仪(10)为一个罗盘指南针,包括刻度盘(18)、倾向指针(19)以及圆形水准气泡(17),通过固定支架(16)及销钉(7)固定在多功能地质罗盘仪(6)的上表面,且以固定支架(16)上的销钉(7)为轴可自由旋转。
6.按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工程地质裂缝测量方法的专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角测量仪(13)为一个手动测角仪,包括刻度盘(18)、倾角指针(15)和圆柱形水准气泡(14)。
7.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地质裂缝测量方法的专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管基座(3)埋设在地质体裂缝(1)两边且距裂缝20~40cm的同一条垂线上,并用混凝土(2)进行加固浇注。
8.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地质裂缝测量方法的专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边钢管支架(6)与固定测杆(8)和移动测杆(12)通过两个销钉(7)进行连接,且固定测杆(8)和移动测杆(12)均可以销钉(7)为轴进行自由转动。
9.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地质裂缝测量方法的专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测杆(8)和移动测杆(12)均为空心设计,固定测杆(8)的内径恰好等于移动测杆(12)的外径,移动测杆(12)的外壁圆周顶部和侧部分别设计有标准长度单位刻度线(20)和一条凹槽(11),且通过凹槽(11)镶嵌于固定测杆(8)内壁上设计的凸起内,固定测杆(8)空心内装有一根两端分别固定在左边销钉(7)和移动测杆(12)左端的弹簧(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639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体外消化法快速测定玉米家禽代谢能的方法
- 下一篇:全自动防雨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