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GPP LTE PUSCH信道并行信道交织和加扰的实现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76521.1 | 申请日: | 201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6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丽;梁达成;许彤;石晶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10019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gpp lte pusch 信道 并行 交织 实现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长期演进系统(3GPP LTE)中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信道交织及加扰实现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3GPP LTE通信系统的上行是指用户端(UE)发送给基站(eNodeB),上行信道包括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上行控制信道(PUCCH)和随机接入信道(PRACH)。其中PUSCH主要传输数据信息,也可以传输控制信息,例如信道质量指示信息(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秩指示信息(RI,rank indication)和混合自动请求重发确认信息(HARQ-ACK),其中混合自动请求重发确认信息(HARQ-ACK)也称为ACK/NACK信息。
PUSCH编码的流程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信道交织的输入有三部分:复用的信道编码后的数据和CQI信息,信道编码后的RI信息和信道编码后的HARQ-ACK信息。由于RI和HARQ-ACK的编码方式和信道交织及加扰有密切联系,先对它们作简单介绍。
RI信息的信道编码与正交幅度调制(QAM)方式有关,按照输入比特数分为如下两类,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1比特RI信息的编码
表22比特RI信息的编码
表2中 其最左边为最低有效位(LSB);表1和表2中x和y是用于增加调制符号欧氏距离的占位符。
关于HARQ-ACK的信道编码,首先ACK用二进制“1”表示,NACK用二进制“0”表示。已知时分复用(TDD)ACK/NACK编码有捆绑(bundling)和复用(multiplexing)两种反馈模式,对于捆绑反馈模式,HARQ-ACK由1-2比特信息组成;对于复用反馈模式,HARQ-ACK由1-4比特组成。与RI信息一样,HARQ-ACK的信道编码的编码方式也与QAM方式有关,具体描述如下:
ACK/NACK复用反馈1比特编码和2比特编码分别如表3和表4中所示:
表31比特HARQ-ACK/NACK信息的编码
表42比特HARQ-ACK/NACK信息的编码
表4中 其最左边为最低有效位(LSB);表3和表4中x和y是用于增加调制符号欧氏距离的占位符。
ACK/NACK捆绑反馈编码是对ACK/NACK复用反馈1或2比特编码的输出数据进行加扰,假设ACK/NACK复用反馈1或2比特编码的输出序列为 将其进行选择后与加扰序列按一定方式加扰(异或),得到捆绑反馈编码的输出序列为 加扰方式为加扰数据位和占位符“y”,占位符“x”不变。其中加扰序列如表5 中所示:
表5TDD ACK/NACK bunding编码加扰序列
其中,i=(Nbundled-1)mod 4,其中Nbundled为输入参数。
表6(32,O)的基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65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脑机箱
- 下一篇: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用绿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