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振动触觉反馈的三维体感人机交互系统及其交互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76560.1 | 申请日: | 201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6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陆熊;王冲;张丹;万文章;施玉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触觉 反馈 三维 感人 交互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带振动触觉反馈的三维体感人机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系统的结构包括运动测量模块(1)、数据收发处理模块(2)和上位计算机(3),其中:运动测量模块(1)与数据收发处理模块(2)之间无线连接,数据收发处理模块(2)连接上位计算机(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振动触觉反馈的三维体感人机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测量模块(1)是由五个子测量模块组成,每个子测量模块均与数据收发处理模块(2)无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振动触觉反馈的三维体感人机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子测量模块均包括加速度传感器(5)、第一无线射频模块(7)、电动振子(9)、单片机(10)、陀螺仪(12)和电源(11),其中:加速度传感器(5)和第一无线射频模块(7)均通过SPI总线(8)与单片机(10)连接,单片机(10)分别连接电动振子(9)和陀螺仪(12),电源(11)采用锂电池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振动触觉反馈的三维体感人机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收发处理模块(2)是由USB控制芯片(13)连接第二无线射频模块(14)构成,USB控制芯片(13)连接上位计算机(3)。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振动触觉反馈的三维体感人机交互系统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流程:
将运动测量模块(1)中的五个子测量模块分别佩带在人体的四肢和躯干上,每个子测量模块分别获取相应肢体的空间位置信息及水平偏角,并定时将所获信息通过第一无线射频模块(7)发送至数据收发处理模块(2),数据收发处理模块(2)将收到的信息预处理后传输给上位计算机(3),上位计算机(3)通过配套软件对接受数据做进一步处理;
在发送完一组数据后,数据收发处理模块(2)接受上位计算机(3)反馈来的振动信号,子测量模块无线扫描数据收发处理模块(2)得到该振动信号,然后控制相应的电动振子(9)进行振动,完成交互过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振动触觉反馈的三维体感人机交互系统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位置信息的获取方法为:
根据重力在加速度传感器坐标系三轴上的分量,计算出传感器坐标系与自然坐标系的三个夹角,进而得到传感器所在肢体平面与自然坐标系的夹角,根据上述三个夹角以及传感器到肩膀的固定位置,即可计算出传感器所在肢体的空间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656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