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棉处理方法及其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76826.2 | 申请日: | 201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2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喻成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喻成进 |
主分类号: | D01G9/06 | 分类号: | D01G9/06;D01G9/14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周克佑 |
地址: | 523159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方法 及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棉处理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专用于所述的废棉处理方法的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废棉处理的方法主要由一对相对转动的给棉罗拉和齿状打手组成,废棉在给棉罗拉的握持下,由高速转动的齿状打手将废棉开松和除杂。其不足之处在于对废棉进行开松除杂处理的有效作用点都在下罗拉和打手相接触的一条线上,只能一次分梳除杂,齿状打手对废棉的处理时间短,造成对废棉处理的开松除杂率低,需要多台设备串联处理才能达到理想效果。由于废棉纤维的长度有限,为了达到在给棉罗拉对废棉的握持范围内,齿状打手能作用在废棉纤维上,对纤维进行有效的开松,这就造成给棉罗拉的直径设计不能过大。由于给棉罗拉的直径有限,同时又要保持对废棉的握持力,这就造成设备的有效工作幅面设计不能过大,还有就是给棉罗拉之间即便设计为弹性支承还是很容易卡机,造成设备的故障率高,维修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废棉处理方法及其设备,其可多次对废棉进行开松,增加开松的时间,提高废棉处理的开松除杂率。
本发明打破传统的废棉处理机分梳除杂机构由给棉罗拉和打手组成的结构,将打手和给棉罗拉合二为一,构成一锯齿罗拉,并将锯齿罗拉降为低速转动,以增加锯齿的使用寿命。锯齿罗拉为沿轴向均布有多块,且各块之间保持一定间距的园锯片组成,每片锯片均可拆卸下来更换,锯齿罗拉同时兼备有喂料和分梳的功能。增加一副高速转刀来驱动废棉,多条锯齿罗拉分布在转刀的上方和前方,废棉经第一第二锯齿罗拉的喂进和握持,高速转刀将废棉带动,在前面多条锯齿罗拉的锯齿和转刀撕扯下,将废棉开松,废棉在离开最后一个锯齿罗拉后,经除尘刀分离。
本发明的废棉处理方法步骤如下:
1)废棉经管道输送,废棉纤维吸附到凝棉器尘笼表面,由剥棉打手刮下直接落入棉箱里;
2)棉箱里的废棉纤维直接掉进分梳除杂箱的第一第二锯齿罗拉上,第一第二锯齿罗拉将废棉纤维喂进分梳除杂箱里的转刀上,高速转动的转刀带动废棉纤维撞在设于转刀上方和前方的另外多条锯齿罗拉的锯齿上,废棉纤维在转刀带动和锯齿罗拉锯齿的作用下,进行多次分梳,在离开所述的多条锯齿罗拉的最后一个锯齿罗拉后,经除尘刀分离。
所述的废棉处理的方法所专用的废棉处理设备,包括分梳除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梳除杂箱由多条锯齿罗拉、一副转刀以及除尘刀组成,所述的多条锯齿罗拉平行分布在转刀中心上方和前方,锯齿罗拉沿转刀转动的方向顺序排列,第一和第二锯齿罗拉相对转动,受控于棉箱上的光电开关,所述的锯齿罗拉的锯齿朝向相同,所述的锯齿罗拉与所述的转刀的间距为0.5mm-25mm,所述的锯齿罗拉之间的间距为0.5mm-200mm。
所述的锯齿罗拉为沿轴向均布有多块、且各块之间保持一定间距的园锯片组成的滚筒,相邻两块园锯片之间的间距为1mm-20mm,每片锯片均可拆卸更换,锯片组两端用带止回片的螺母锁紧。
所述的转刀由多片刀片均布在转刀支撑座上,刀片的刀刃平行于转刀的旋转中心轴线,刀片沿径向可调。
废棉处理设备,还包括:凝棉器、棉箱、分梳除杂箱、落棉箱和落杂箱,所述的凝棉器、棉箱、分梳除杂箱依次直接连接,中间不需要其他装置。
所述的除尘刀位于转刀的前下方,设有前后调节螺丝,除尘刀的前下方、后下方分别是落杂箱和落棉箱,分梳除杂箱的前上方还设有进风口。
本发明打破传统的罗拉打手的一次分梳方式,使纤维能得到多次的分梳,大大提高了废棉的开松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废棉处理机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分梳除杂机构示意图;
图3为锯齿罗拉示意图;
图4为转刀的A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一种废棉处理机,主要由1-凝棉器,2-棉箱,3分梳除杂箱,4-落棉箱,5-落杂箱,除尘系统和电控系统组成,凝棉器、棉箱、分梳除杂箱依次直接连接,中间不需要其他装置。
所述的凝棉器1为纺织行业的常用设备,主要由尘笼1.1、风机1.2、剥棉打手1.3和凝棉器箱体1.4,尘笼1.1、风机1.2和剥棉打手1.3均连接于箱体1.4的左右墙板之间,剥棉打手1.3位于尘笼1.1后下方,风机1.2位于尘笼1.1的前下方,尘笼1.1上方为凝棉器1进棉口,剥棉打手1.3下方为凝棉器1出棉口。
所述的棉箱2,主要由棉箱箱体2.1,上位观察窗2.2,下位观察窗2.3,光电开关2.4组成,光电开关2.4位于上下位观察窗中间。棉箱2的上入棉口和凝棉器1的下出棉口对齐,方便纤维自由下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喻成进,未经喻成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68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