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报文转发方法及系统与中继代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77032.8 | 申请日: | 201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4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刚;李宏宇;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报文 转发 方法 系统 中继 代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网络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系统与中继代理设备。
背景技术
第6版本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简称为:IPv6)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for IPv6;简称为:DHCPv6)网络系统由DHCPv6客户端、DHCPv6服务器和DHCPv6中继代理组成,其中DHCPv6中继代理又可以分为DHCPv6三层中继代理、DHCPv6二层中继代理两大类。在网络中,DHCPv6三层中继代理位于DHCPv6客户端和DHCPv6服务器之间,对DHCPv6客户端和DHCPv6服务器之间的报文进行中继转发处理。
根据评论请求文档(Request For Comments;简称为:RFC)3315,DHCPv6三层中继代理对上行DHCPv6报文进行三层中继处理时,会重新构造一个中继前传(Relay-forward)报文,将原上行DHCPv6报文封装到Relay-forward报文中转发给DHCPv6服务器。DHCPv6服务器接收到DHCPv6三层中继代理转发来的Relay-forward报文后,会构造一个响应的中继响应(Relay-reply)报文,并将发送给DHCPv6客户端的报文层层封装到Relay-reply报文中发送给DHCPv6三层中继代理。DHCPv6三层中继代理对Relay-reply报文进行三层中继处理时,会从Relay-reply报文中取出新的下行DHCPv6报文,并根据Relay-reply报文中的对端地址(peer-address)字段、链路地址(link-address)字段、接口标识选项(Interface-ID Option)字段将DHCPv6报文转发给下级设备。其中,peer-address是DHCPv6三层中继代理连接到的下级设备的IPv6地址,link-address是DHCPv6三层中继代理连接到下级设备的三层接口的IPv6地址,Interface-ID Option是DHCPv6三层中继代理连接到下级设备的用户端口的标识。根据协议规定,link-address只能填写三层接口的全球单播地址或者站点本地地址;如果该三层接口没有配置全球单播地址或者站点本地地址,则link-address只能填写未指定地址(即::);而Interface-ID Option用于必须承载用户端口的标识信息。
当下级设备使用链路本地地址,并且DHCPv6三层中继代理连接到下级设备的三层接口也使用链路本地地址时,Relay-reply报文中的peer-address为链路本地地址且link-address为未指定地址,此时DHCPv6三层中继代理需要根据Interface-ID Option标识的用户端口将下行DHCPv6报文发送给下级设备。其中,用户端口是三层中继代理设备上的物理端口,而物理端口的一种使用方式是被配置为三层接口,通过配置的IPv6地址进行三层报文的收发。但是,通常DHCPv6三层中继代理的用户端口与三层接口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例如:在三网合一(Triple-play)的场景下,DHCPv6三层中继代理的一个用户端口上需要同时配置多条业务流,分别用于承载同一用户的不同业务,而不同用户端口上的同一种业务由一个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为:VLAN)承载,每一个VLAN配置有一个三层接口,即用户端口与VLAN或者三层接口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此时,DHCPv6三层中继代理根据Interface-ID Option只能找到唯一的用户端口,但不能找到唯一的三层接口,无法将下行DHCPv6报文通过正确的三层接口发送给下级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70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