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影像切割的银行凭证数据采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77075.6 | 申请日: | 201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6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林路;白池标;杨令平;魏砚家;王勇;陈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雅达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Q40/00;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知专利事务所 33235 | 代理人: | 张德宝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影像 切割 银行 凭证 数据 采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凭证影像处理技术,具体讲是一种基于影像切割的银行凭证数据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金融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商业银行间金融产品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网点数量以及结算产品多寡已不再是商业银行取得同业领先地位的唯一法宝,在此情况下,建立功能完善的后台业务支撑系统,全面提升金融企业的集约化管理水平,必将是未来国内商业银行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绝大多数银行的凭证的数据采集仍以网点分散处理为主,即每个分散的网点的柜员都要进行凭证账单上的所有数据的采。这种数据采集方法有以下不足:
第一、网点的柜员在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下,可以看到同一张凭证上客户的全部信息,不利于信息保密,存在安全隐患。
第二、传统的银行凭证数据采集方法中,凭证只能由一个柜员处理,柜员同时需要采集英文字母、数字、汉字及混合数据类型的数据,这种操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处理效率,数据采集的效率较低。
第三、传统的银行凭证数据采集方法,由于凭证只能由一个柜员处理,所以柜员需要能够处理各种业务,需要的素质较高,相应的培训成本较高,增加了银行凭证数据采集的成本。
第四、由于柜员需要关注凭证上的所有信息,柜员比较容易疲劳,容易出现采集数据时的张冠李戴的现象,易出错,精确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更安全、更高效、运行成本较低、精确度高的基于影像切割的银行凭证数据采集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影像切割的银行凭证数据采集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银行业务制作凭证的影像切割模板库:扫描凭证的实物影像,并根据设定采集的各类信息分别定义凭证的各类信息的切割区域;
(2)、匹配模块:扫描需处理凭证的影像,并将该影像与影像切割模板库中的模板进行匹配;
(3)、根据所匹配的模板信息对需处理凭证的影像进行影像切割,并将切割好的影像碎片存入数据库;
(4)、柜员对影像碎片上的设定采集的各类信息进行数据采集;
(5)、当设定采集的各类信息采集完毕后,再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完成银行凭证的数据采集。
所述步骤(4)中,柜员对影像碎片上的设定采集的各类信息进行数据采集包括以下步骤:
(1)、系统将包含同类信息的影像碎片发送给相对应的专业数据采集柜员进行数据采集,同一个影像碎片需发给不同的两个采集柜员,每个采集柜员均对该影像碎片进行数据采集;
(2)、系统将同一影像碎片的两个采集柜员采集的数据进行对比,若一致,则数据采集完毕,进入下一步,若不一致,则提取该影像碎片进行人工校验,校验完后,数据采集完毕,进入下一步。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影像切割的银行凭证数据采集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影像切割后,专业柜员只能看到凭证的局部信息,确保了凭证信息在业务流转过程中的安全性,安全性高,从而使银行业务外包成为可能。
第二、更高效,这是由于a、在引入影像切割技术后,一笔业务的凭证可以同时给若干个专业柜员并行处理,采集的数据量越大,效率提升越明显;b、将影像碎片按英文字母、数字、汉字及混合数据类型分别分配给指定的专业柜员采集,例如,将某组柜员定为只能采集数字或其它单一类型的数据,如此一来,效率得到一定的提升。
第三、 通过影像切割进行数据采集,对网点柜员的素质要求大大降低,也就是说降低了柜员的培训管理等成本。
第四、影像碎片通过两录一校(两次录入一次校验)的方式可以完全保障数据的准确性,碎片化后,由于柜员关注的内容少了,有效避免柜员疲劳后,出现采集的数据存在张冠李戴的现象,精确度高。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基于影像切割的银行凭证数据采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所示,以支票为例 对本发明作详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影像切割的银行凭证数据采集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雅达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雅达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70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